[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媒體智能教學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4569.3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7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47B19/10 | 分類號: | A47B19/10;A47B19/06;A47B91/06;G10L15/22;H04R1/08;H04R27/00;B01L9/06;B01L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覃毅 |
| 地址: | 40000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工智能 多功能 媒體 智能 教學 | ||
本發明涉及教學智能設備領域,提供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媒體智能教學臺,包括桌體、多媒體顯示器和擴音麥,所述桌體呈中空結構,且桌體內設有多個將其內部空間分割為容納腔、主機腔、存臺腔和安裝腔的隔板,所述容納腔內設有能夠驅動多媒體顯示器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桌體的頂部設有能夠將擴音麥包覆的保護機構,所述容納腔內還設有能夠將其覆蓋的收卷機構,所述存臺腔內設有與其滑動的延展臺,該延展臺分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內設有擺放機構,所述存臺腔的內底部設有能夠將延展臺從桌體內滑出的聯動機構。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媒體智能教學臺,滿足現代教學的兩用需求,且功能較多,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教學智能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媒體智能教學臺。
背景技術
講桌,為老師講課時用的桌子,隨著多媒體時代的發展,講桌的功能也變得越來越多,進而減少了老師上課時的負擔。
現有公告號為CN110477603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組合式教學講臺,包括工作臺、教學一體機、電子書寫板、掃描電子板、內置拾音器、話筒、打卡器、第一指示燈和第二指示燈,所述的工作臺正面設有抽屜,所述的教學一體機、電子書寫板和掃描電子板安裝于工作臺面上,所述的電子書寫板和掃描電子板分別通過信號線路與教學一體機相連,所述的內置拾音器設置于工作臺的側邊上,該發明在原有講臺的基礎上增設了電子書寫板和掃描電子板,避免了教師逐個點名既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又浪費教師的上課時間,給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便,現有的學生打卡器,打卡器設置在講臺上,在老師的監督下進行打卡,也避免了學生之間幫忙代替打卡,逃避點名的弊端,但其作用功能較為單一,不符合現代教學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媒體智能教學臺,使其功能多元化,并且能夠兩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多功能媒體智能教學臺,包括桌體、多媒體顯示器和擴音麥,所述桌體呈中空結構,且桌體內設有多個將其內部空間分割為容納腔、主機腔、存臺腔和安裝腔的隔板,所述容納腔內設有能夠驅動多媒體顯示器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桌體的頂部設有能夠將擴音麥包覆的保護機構,所述容納腔內還設有能夠將其覆蓋的收卷機構,所述存臺腔內設有與其滑動的延展臺,該延展臺分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內設有擺放機構,所述存臺腔的內底部設有能夠將延展臺從桌體內滑出的聯動機構,所述桌體內設有語音接收分析模塊以及PLC控制器,所述保護機構、聯動機構和語音接收分析模塊均與PLC控制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撐板、連桿、推動組件和兩個承托組件,所述多媒體顯示器固定在撐板的頂部,兩個所述承托組件對稱設置在容納腔內,并且兩個承托組件的頂部與撐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承托組件的中端部相連接,所述推動組件水平安裝在容納腔的內底部,并且推動組件的前端與兩個承托組件相連接。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承托組件均包括X連接支架、兩個滑軌和兩個鉸接座,所述X連接支架的中心部與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兩個所述滑軌安裝在容納腔的內底部,兩個所述鉸接座與X連接支架的底部兩端相連接,并且兩個鉸接座分別與兩個滑軌滑動,所述X連接支架的頂部兩端與撐板的底部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推動組件包括第一電動推桿、連接臂和安裝座,所述連接臂的兩端分別與兩個鉸接座相連接,所述第一電動推桿呈水平設置且其輸出端與連接臂的中端部相連接,所述安裝座固定在容納腔的內底部,所述第一電動推桿的末端與安裝座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收卷機構包括轉動電機和輥軸,所述轉動電機安裝在桌體內,所述輥軸設置在容納腔的內頂部且其一端與轉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輥軸上套設有卷簾,所述桌體上設有供卷簾移動的條形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未經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45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