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X射線探測的復合物閃爍體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94176.2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53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雷磊;徐時清;李登豪;葉仁廣;鄧德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85 | 分類號: | C09K11/85;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柯奇君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射線 探測 復合物 閃爍 | ||
本申請涉及閃爍體的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領域。一種用于X射線探測的復合物閃爍體,該閃爍體的分子式如下:KGd0.7Bi0.3F4:Ce/Tb?CsBa0.3Pb0.7Br3。本專利高性能閃爍體制備X射線探測器件,其探測極限約為5 nGy s?1,在低劑量X射線探測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閃爍體的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X射線探測與成像用復合物閃爍體的表面設計、復合物制備與應用研究。
背景技術
傳統X射線成像技術在應用于胸透與CT診斷時,為了提高成像質量,需要增大X射線輻射劑量,可能破壞人體血液中的白細胞,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導致危險性的疾病,不能作為醫學領域的常規檢測手段。開展高靈敏度低劑量X射線探測技術研究是實現高分辨無損X射線成像的關鍵途徑。間接探測法利用閃爍體將X射線光子轉化為紫外-可見光,再經熒光探測器轉換為電信號,熒光性能多樣化,易匹配商用熒光探測器,而且響應快,探測范圍能夠延伸至高能量硬X射線區域,光產額是間接型探測器中X射線轉換效率與探測靈敏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研究表明通過微量激活離子摻雜能夠提高閃爍體的光產額,比如CsI:Tl(54000ph/MeV), Gd2O2S:Tb(35000 ph/MeV)與Gd3(Al, Ga)5O12:Ce(70000 ph/MeV)等塊體的閃爍性能相比未摻雜體系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受基質固有晶體結構的限制,傳統塊狀閃爍晶體的光產額難以大幅提高,不能實現高靈敏度低劑量X射線探測,而且閃爍體的大厚度使X射線成像分辨率受到光學串擾的限制;此外,在制備工藝上,多采用Czochralski法在1700℃以上的溫度生長,條件苛刻,生產成本昂貴。
無機納米晶閃爍體通常采用溫和的濕化學法制備,生產成本低,而且納米晶能夠以薄膜的形式急劇縮小閃爍體厚度,抑制光學串擾。目前所研究的無機納米晶閃爍體主要包含鹵素鈣鈦礦與含鈰納米晶。鹵素鈣鈦礦納米晶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能夠獲得低劑量的X射線探測,比如,采用CsPbBr3納米晶制備的薄膜閃爍體裝置,能獲得超低的X射線探測極限,約為13 nGy s-1,比常用的X射線診療劑量低~420倍,但是CsPbBr3納米晶穩定性差。近年來,部分含有三價鈰離子(Ce3+)的納米晶閃爍體,如CeF3,CeF3/ZnO,CeLaF3/LaF3,TiO2:Ce與CeF3:Tb等,具有很高的穩定性,也被初步應用于X射線光動力學治療領域的研究,但是這些體系缺乏俄歇級聯退激發過程,空穴捕獲幾率低,導致其X射線熒光轉換效率偏低。總之,為了實現高靈敏度低劑量X射線探測,目前研發的閃爍體材料存在光產額低或者穩定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大學,未經中國計量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41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玻璃防霉襯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電磁懸浮式空氣彈簧及軌道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