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3831.2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0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浩;龐云;朱博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循環(南京)水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0 | 分類號: | C02F3/10;C02F3/0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產 養殖 硝化 型絮團 培養 方法 | ||
1.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可以在常規養殖池外部培養,同時也可以結合硝化型絮團培養罐聯合生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常規養殖池外部培養具體步驟為:
步驟1、添加自來水,曝氣清除余氯,得到培養水體;
步驟2、向培養水體中投加硝化型絮團培養基,硝化型絮團培養基的添加量為2-4kg/m3,得到培養體系;
步驟3、加入硝化型絮團培養基的第1-4天,每8h向培養體系內投加一次堿劑,同時采用間歇式曝氣對培養體系進行曝氣;
步驟4、加入硝化型絮團培養基的第5-15天,每24h向培養體系內投加一次堿劑,同時采用連續曝氣對培養體系進行曝氣。
3.步驟5、加入硝化型絮團培養基的第16天及以后,每12h向培養體系內投加一次堿劑,同時采用連續曝氣對培養體系進行曝氣,培養至第40-50天,得到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型絮團培養基,按重量百分比計,包括32-34%的米糠,23-25%的豆粕,22-24%的魚粉,9-11%的蝦殼粉,3-4%的磷酸二氫鈣,3-5%的芽孢桿菌粉,1-3%的乳酸菌粉和0.3-0.8%礦物質配料。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質配料配比依據培養要求進行相應微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結合硝化型絮團培養罐聯合生產使用培養罐,所述培養罐為自動化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化水產養殖用硝化型絮團培養罐包括底部支撐支架(13)和設置于底部支撐支架(13)頂部的罐體(1),所述罐體(1)的工作容積為1m3,所述罐體(1)頂部設有加料口(10)、攪拌電機(3)、加堿蠕動泵(4)、微電腦時控開關主體(5)、堿源桶(6)以及空氣泵(7),所述罐體(1)內部設有曝氣PVC管(8)、傳動軸(3-1)、攪拌葉輪(3-2)以及曝氣石(12),所述罐體(1)底部設有底部成熟絮團收集管道(2)和底部排空閥(2-1),所述微電腦時控開關主體(5)上設有蠕動泵微電腦時控開關(5-1)和鼓風機微電腦時控開關(5-2),所述堿源桶(6)頂端固定設有加堿口(11),所述加堿蠕動泵(4)和堿源桶(6)之間設有堿源添加PVC管(6-1),所述曝氣石(12)通過曝氣PVC管(8)與空氣泵(7)連通,所述堿源桶(6)的工作容積為15L,所述加堿蠕動泵(4)上設有堿源添加軟管(9),所述堿源添加軟管(9)一端連接于堿源桶(6)內部,所述堿源添加軟管(9)另一端設置于罐體(1)內部,所述罐體(1)包括圓柱狀的上部和圓錐狀的下部,所述罐體(1)上部和罐體(1)下部為一體成型,所述空氣泵(7)為電磁式空氣泵,所述空氣泵(7)的曝氣流量為100L/min,所述微電腦時控開關主體(5)控制空氣泵(7)和加堿蠕動泵(4),所述加堿蠕動泵(4)為通用蠕動泵,流量為0.5L/min,通過加料口可同時觀察罐體(1)內絮團的成熟情況,通過底部成熟絮團收集管道(2)和底部排空閥(2-1)來控制收集成熟絮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循環(南京)水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智循環(南京)水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383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效涼水塔
- 下一篇:一種用于軌道系統的捷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