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證據構建及實名身份認證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93527.8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87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姜勇;楊雷;王偉平;邢杰;常康;郭麗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企鏈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區新***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證據 構建 實名 身份 認證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證據構建及實名身份認證方法,包括:用戶請求注冊,構建用戶身份區塊鏈,生成唯一的摘要;將創建的索引號、生成的唯一摘要和時間戳返回給用戶;進行用戶身份確認,創建新的用戶身份證書;用戶節點發送進行實名身份認證的確認請求信息,匹配該用戶對應的身份信息記錄;根據匹配結果向用戶節點返回身份認證簽名;用戶節點對確認信息以私鑰進行加密簽名,認證機構向所有參與身份區塊鏈構建過程的其他所有認證機構廣播用戶的用戶身份驗證消息;對確認信息以及時間戳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廣播至各個節點。本發明通過創建用戶節點的身份認證信息,提供在線網絡的身份認證和查詢校驗,保護了各個用戶的隱私,增強其可信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內容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證據構建及實名身份認證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實生活中,政府頒發身份證以驗證居民的身份,同樣的,在互聯網上用戶也需要進行身份驗證,只不過驗證是通過認證機構以網絡數據的形式頒發的。目前所有區塊鏈實質上都是匿名方式參與,只能證明所有的區塊鏈行為為某一個用戶而不能被其他用戶偽造,即便是采用由國家CA機關發放的證書,也只能證明網絡身份,而無法證明其現實身份,而CA機構如果要證明實名身份需要線下參與,非常復雜。匿名會帶來更多的欺詐風險,也是現實法律所不允許的。
隨著人們使用互聯網和信息消費的迅猛發展,電子證據越來越多地被在庭審中或在民間作為被認可證據使用。當需要為某個電子數據做存在性證明時,人們要選擇可信的方式證明誰、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內容或發生了什么行為。
目前的互聯網身份驗證對認證機構的依賴性較強,存在如下幾個問題:系統不透明,在創建、存儲、傳輸等環節的安全都存在問題,有被攻擊或者惡意欺詐、篡改,威脅財產安全等風險;用戶往往需要在多個認證機構分別進行注冊、登錄、驗證等操作,如果單一中心的網絡發生故障,則申請無法被服務,身份驗證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內容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證據構建及實名身份認證方法,解決系統不透明、無法保障安全,單一中心的網絡發生故障無法服務、身份驗證效率低下的問題。
本發明內容的目的及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證據構建及實名身份認證方法,包括:
用戶請求注冊成為區塊鏈的用戶節點,認證機構根據用戶提交的身份驗證請求,構建用戶身份區塊鏈,對用戶的電子數據采用哈希算法生成唯一的摘要;
所述用戶身份區塊鏈為區塊設立索引號,將索引號、生成的唯一摘要和時間戳一起返回給用戶;
進行用戶身份確認,利用認證機構的私鑰解密經過用戶私鑰加密后的數據,確認解密后的數據以及時間戳,確認通過后創建新的用戶身份證書,本地生成公鑰和私鑰;
用戶節點提供本人的身份證明和公鑰,向數據庫節點發送進行實名身份認證的確認請求信息,匹配該用戶對應的身份信息記錄,并查詢該身份信息對應的用戶注冊信息,進行匹配;
根據匹配結果向用戶節點返回身份認證簽名;
所述用戶節點對確認信息以私鑰進行加密簽名,認證機構向所有參與身份區塊鏈構建過程的其他所有認證機構廣播用戶的用戶身份驗證消息;
所述認證機構借助所述身份區塊鏈進行用戶身份驗證,收到身份驗證消息后,對確認信息以及時間戳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將用戶身份證書廣播至身份區塊鏈的各個節點,并寫入身份區塊鏈。
優選的,構建用戶身份區塊鏈,將電子數據發送給數字摘要生成器,身份區塊鏈的數字摘要模塊生成唯一的數字摘要,構造一個包括數字摘要和公鑰的記錄,將記錄廣播到網絡中各參與方,將接收到的其他記錄一起發送到區塊鏈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企鏈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企鏈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35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