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田生活區部生活熱水供應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2920.5 | 申請日: | 2021-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6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查淑娟;賈海軍;查廣平;林猛;陳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宇陽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7/00 | 分類號: | F24D17/00;F24D17/02;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張煥響 |
| 地址: | 7100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田 生活區 生活熱水 供應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田生活區部生活熱水供應裝置及方法,屬于供水技術領域,包括水箱、太陽能集熱器、空氣源熱泵機組器和控制裝置,太陽能集熱器的一端通過第一進水管與水箱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一出水管與水箱連通;空氣源熱泵機組器的一端通過第二進水管與水箱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二出水管與水箱連通;控制裝置連接太陽能集熱器和空氣源熱泵機組器;第一進水管設有第一循環泵,第二進水管設有第二循環泵,控制裝置分別控制連接第一循環泵、第二溫度傳感器、第三溫度傳感器和第二循環泵。本發明采用太陽能集熱器和空氣源熱泵機組器組合,使生活熱水供應系統自動化程度提高,運行模式多樣化,可實現一鍵啟動和一鍵停止、現場施工簡單,運行簡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水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油田生活區部生活熱水供應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油氣田生活區部目前生活熱水供應絕大部分采用儲水式電熱水器、容積式電熱水器、太陽能集熱器以及空氣源熱泵機組器為主要方式,儲水式電熱水器和容積式電熱水器均以消耗電能為主,太陽能集熱器和空氣源熱泵機組器均以利用自然資源為主,以消耗電能為輔,但對于油氣田生活區部人數較多,即使以消耗電能為輔供應生活熱水,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不經濟、不節能、不安全。
為了進一步降低能耗,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現提出以太陽能集熱器為主,以空氣源熱泵機組器為輔的熱水供應方法,有效的解決了現有油氣田生活區部生活熱水供應能耗高、自動化程度低、運行模式單一以及存在漏電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油田生活區部生活熱水供應裝置及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油田生活區部生活熱水供應裝置,包括:
一水箱,所述水箱的頂面連通有冷水供水管,側面靠近底端連通有熱水供水管,且所述水箱內設有液位傳感器和第一溫度傳感器;
至少一個太陽能集熱器,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一端通過第一進水管與所述水箱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一出水管與所述水箱連通;
至少一個空氣源熱泵機組器,所述空氣源熱泵機組器的一端通過第二進水管與所述水箱連通,另一端通過第二出水管與所述水箱連通;
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控制連接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和所述空氣源熱泵機組器;
其中,所述第一進水管上設有第一循環泵和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設有第三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進水管上設有第二循環泵,所述控制裝置分別控制連接所述第一循環泵、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循環泵;
當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的差值大于設定的第一閾值時,所述控制裝置啟動所述第一循環泵,使得所述水箱內的水依次通過所述第一進水管、所述太陽能集熱器、所述第一出水管,并將升溫后的水流回至所述水箱內,若所述第三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與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的差值小于設定的第二閾值時,關閉所述第一循環泵;
若在設定的時間閾值內,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未達到設定的第三閾值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打開所述第二循環泵,使得所述水箱內的水依次通過所述第二進水管、所述空氣源熱泵機組器、所述第二出水管,并將升溫后的水流回至所述水箱內,直至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達到設定的第三閾值。
優選的是,所述冷水供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第一電動閥門、第一止回閥門和第一閥門,所述控制裝置控制連接所述第一電動閥門。
優選的是,所述冷水供水管上設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設有旁通閥門,且所述旁通管的兩端分別設于所述電動閥門的兩端。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進水管設于所述水箱靠近底端的一側側面上,且所述第一進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第二閥門、所述第一循環泵、第二止回閥門和第三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宇陽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宇陽石油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29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