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鹽堿地的脹果甘草種植和土壤改良脫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2468.2 | 申請日: | 2021-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9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陸嘉惠;劉夢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鹽堿地 甘草 種植 土壤改良 脫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鹽堿地的脹果甘草種植和土壤改良脫鹽方法,包括以下要點:以脹果甘草耐NaCl、Na2SO4能力強于NaHCO3,種植地土壤的鹽分組成以氯化物-硫酸鹽為主,總鹽量范圍為0?1.3%(0?211.06mmol/L)為依據選擇合適的種植區域;種植前對棄耕鹽堿地進行深耕、鋪沙等措施;脹果甘草種子用工業硫酸預處理;40cm株間距進行播種;定期澆水施肥、中耕松土以及設置埂子防止邊緣效應。本發明方法能夠抑制土壤鹽分上升,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進而改善棄耕鹽堿地的土壤環境,同時有效彌補了野生脹果甘草資源上的不足,實現藥用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鹽堿地土地改良的雙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鹽堿地改良方法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鹽堿地的脹果甘草種植改良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鹽堿地大國,在鹽堿地面積排前10名的國家中位居第三。中國鹽堿地分布在西北、東北、華北及濱海地區在內的17個省區,鹽堿荒地和影響耕地的鹽堿地總面積超過5億畝,其中具有農業發展潛力的占中國耕地總面積10%以上,合理開發利用這些鹽堿地資源,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新疆,其鹽堿地改良方法受到多方面限制,而充分挖掘本土特色的資源植物進行鹽堿地改良,既符合植物原生境生長規律,也有利于生態安全,無疑是目前新疆鹽堿地改良的有效途徑。
脹果甘草是《中國藥典》收載的藥用甘草基源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和東疆吐哈盆地的鹽堿荒漠草甸, 在地表土壤含鹽量超過15%, 地表結成鹽殼,覆蓋度仍可達25%。脹果甘草不僅抗旱、耐鹽堿、耐沙埋,還能與根瘤菌共生固氮, 改良土壤結構, 提高土壤肥力,應特性在水土保持、抑制荒漠化、鹽漬化過程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著重要的生態意義。因此,脹果甘草不僅是新疆重要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也是極具棄耕鹽堿地改良價值的優選資源植物。近年來,由于人工無節制采挖導致新疆野生脹果甘草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種群數量大幅下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脹果甘草的人工栽培及野生撫育工作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改善棄耕鹽堿地的土壤環境,同時充分利用棄耕鹽堿地進行脹果甘草人工種植,實現藥用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鹽堿地土地改良的雙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鹽堿地的脹果甘草種植和土壤改良脫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地:根據棄耕鹽堿地土壤鹽分組成、鹽度范圍選擇適宜生態區域種植脹果甘草。(2)土壤準備:搶墑播種,播種前土壤深耕和埋沙預處理。(3)種子預處理:工業硫酸處理種子35-45分鐘(硫酸沒過種子),當種子呈深褐色,用清水漂洗至無酸為止。(4)播種:直播條播,種植地地表淺溝5mm,播種脹果甘草種子,用薄土層將種子覆蓋,再覆膜。(5)田間管理:①定期澆水施肥和中耕松土、除草,肥料主要是含磷較高的廄肥;②防止邊緣效應。
優選地,步驟(1)中脹果甘草耐NaCl、Na2SO4 能力強于NaHCO3,種植地土壤的鹽分組成以氯化物-硫酸鹽為主,總鹽量范圍在0-1.3%(0-211.06mmol/L)。
優選地,步驟(2)所述土壤預處理包括灌水2次,深耕鹽堿地40-60cm,土壤表面覆沙3-5cm。
優選地,步驟(4)中每畝播種量為處理好的種子1.5-2公斤,甘草株間距為40cm。
優選地,步驟(5)中除草松土時機包括:甘草在幼苗現5-6片真葉時,雨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24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