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識別系統和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2447.0 | 申請日: | 2021-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5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肖鎮生;李淵;肖德塘;金蒙;王澤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歐菲智能車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5/20 | 分類號: | B60R25/20;B60R25/25;G06K9/00;G06K9/20;G06K9/62;G01J5/00;G01S17/89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識別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一種識別系統,包括喚醒模塊、識別模塊、存儲器、第一采集單元和第二采集單元;其中,喚醒模塊用于接收第一采集單元在預設范圍內采集得到的目標信息,并在喚醒模塊采集到目標信息后向識別模塊發出激活指令;識別模塊用于接收第二采集單元基于目標信息采集得到的二次目標信息,并調用存儲器內預存的特征信息,將二次目標信息與特征信息進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輸出匹配成功指令。本申請第一采集單元能夠在低功耗待機狀態下采集目標信息,進而能夠實現較為便利的識別功能。本申請還涉及一種識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安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識別系統、以及一種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無鑰匙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并逐步進入到各領域。此類技術多采用用戶主動發射射頻信號、移動網絡信號、或藍牙信號等無線通信手段來實現識別功能,或采用待識別設備主動生物識別手段來實現識別功能。用戶主動發出信號的識別手段操作不夠便捷,而主動識別的方式為了提升安全性,又存在功耗較大的缺陷。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識別系統和一種識別方法,能夠在無鑰匙的情況下實現準確識別的同時,保證識別過程的低功耗特性,具體包括如下方案:一種識別系統,包括喚醒模塊、識別模塊、存儲器、第一采集單元和第二采集單元;
所述喚醒模塊與所述第一采集單元電性連接,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采集單元在預設范圍內采集得到的目標信息;
所述識別模塊與所述第二采集單元電性連接,所述識別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采集單元基于所述目標信息采集得到的二次目標信息,并調用所述存儲器內預存的特征信息,所述識別模塊將所述二次目標信息與所述特征信息進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輸出匹配成功指令。
本申請識別系統,將所述喚醒模塊和所述第一采集單元電性連接,并通過所述第一采集單元在預設范圍內采集得到所述目標信息,且當所述喚醒模塊采集到所述目標信息后,所述喚醒模塊向所述識別模塊發出所述激活指令,以使得所述識別模塊開始工作。所述識別模塊與所述第二采集單元電性連接,且所述識別模塊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后,通過所述第二采集單元基于所述目標信息采集得到所述二次目標信息,同時,所述識別模塊還調用所述存儲器內預存的所述特征信息,并將所述二次目標信息和所述特征信息進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所述識別模塊輸出所述匹配成功指令,所述匹配成功指令能夠打開門鎖或喚醒對應設備。本申請所述第一采集單元能夠在低功耗待機狀態下采集所述目標信息,并先通過低功耗進行采集目標信號后,再喚醒深度識別,使得能夠在實現識別功能的同時,實現待機的低功耗以及實現解鎖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可選地,所述喚醒模塊還調用所述存儲器內預存的喚醒信息,并將所述目標信息與所述喚醒信息進行匹配,所述喚醒模塊在匹配成功后向所述識別模塊發出激活指令。
先將所述目標信息與所述喚醒信息進行匹配后再向所述識別模塊發出激活指令,能夠增加所述識別系統的安全性。
可選地,所述第一采集單元為第一攝像頭、或射頻接收器、或紅外探測器中的一者,對應所述目標信息分別為目標圖像信息、或目標射頻信號、或目標探測信號中的一者,以及所述喚醒信息分別為喚醒圖像信息、或喚醒射頻信號、或喚醒探測信號中的一者。
通過設置具有不同功能的所述第一采集單元可以采集到不同類型的所述目標信息,進而能夠生成不同的對應所述喚醒信號,以喚醒所述識別模塊開始工作,不同功能的所述第一采集單元為所述識別系統提供了多種喚醒方式,以增加所述識別系統的多功能化。
可選的,所述第一采集單元為第一攝像頭,所述第一攝像頭為超低功耗攝像頭(Ultra Low Power Camera,ULPC),所述識別系統還包括補光燈,所述補光燈用于在光線不足時為所述第一攝像頭提供補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歐菲智能車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歐菲智能車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24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