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及纏包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2114.8 | 申請日: | 2021-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22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朱世峰;桑毅彩;王偉;韓永平;韓濤;朱慈祥;廖毅;陳卓;高望;劉昂;陳小偉;楊曦;陳偉;李雙;路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E01D1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小洪山東區***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風扇 套箍式拉 吊索 快速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其環狀套設在待纏包的拉吊索上,且所述機架在動力裝置的帶動下可繞所述拉吊索外周做螺旋移動;
纏包裝置,其包括纏包帶支架和纏包支座,所述纏包帶支架上預先纏繞有纏包帶,所述纏包支座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纏包裝置隨所述機架螺旋移動將所述纏包帶纏繞在拉吊索上;
供電裝置,其與所述動力裝置電性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包括兩個支架和夾設在二者之間的多個連接板,所述支架環向套設在所述拉吊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所述連接板外側上固定連接有所述纏包裝置,其余所述連接板上均設置有兩個所述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包括涵道風扇和風扇基座,所述涵道風扇固定安裝在所述風扇基座上,所述風扇基座可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板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有所述動力裝置的任一所述連接板外側還設置有調向連桿,所述調向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動力裝置的風扇基座固定連接;所述調向連桿中心處設置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穿過所述連接板中心與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電機帶動所述調向連桿轉動,從而帶動與所述調向連桿兩端連接的所述涵道基座轉動,以調整所述涵道風扇的傾斜角度。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有所述動力裝置的任一所述連接板內側還設置有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內設置有傾角傳感器;所述機架上端和下端設置有端部防撞傳感器和內置天線保護支撐,所述內置天線保護支撐內部設置有內置天線;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傾角傳感器和所述端部防撞傳感器的數據,并控制所述電機調整所述動力裝置的傾斜角度。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動力裝置內側均設置有導向定位裝置;所述導向定位裝置包括:
位置調節桿,其包括固定桿與活動桿,所述固定桿的一端與固定連接板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設置有盲孔;所述活動桿的一端設置有所述盲孔相配合的導桿,所述活動桿的另一端與輪架固定連接,所述輪架上轉動連接有轉動輪;
彈性件,其套設在所述位置調節桿上,且所述彈性件兩端分別通過限位板與所述固定桿和所述活動桿固定連接;
所述固定連接板固定連接在所述風扇基座的內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纏包裝置還包括涂膠輪、儲膠容器、扭力預緊支架;所述儲膠容器固定在所述纏包帶支架上,且與所述涂膠輪連通,所述涂膠輪的軸線與所述纏包帶支架的軸線平行;所述扭力預緊支架一端與所述纏包支座固定連接,其另一端與所述纏包帶支架轉動連接,并且為所述纏包帶支架提供預緊的扭力。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裝置為多個電池組,多個所述電池組均勻分布在連接有所述動力裝置的任一所述連接板的內側。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作業輔助裝置,所述作業輔助裝置包括:
作業平臺,其環狀套設在拉吊索上,所述作業平臺設置于所述機架下方,所述作業平臺上設置有緩沖墊層;
索夾,其緊密套設在拉吊索上,為所述作業平臺提供支撐,所述索夾與拉吊索之間設置有彈性墊層。
10.根據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涵道風扇的套箍式拉吊索快速纏包裝置的纏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安裝所述作業輔助裝置,在作業平臺上將所述機架套設在拉吊索上組裝與調試,轉動所述導向定位裝置使所述轉動輪轉動一定角度,拉取所述纏包帶支架上纏包帶初始端經過所述涂膠輪后粘貼于拉吊索上,調節所述扭力預緊支架使得纏包帶與拉吊索貼合處處于拉緊狀態;
步驟2:啟動所述供電裝置,所述控制單元讀取所述端部防撞傳感器和所述傾角傳感器的初始數據,控制所述涵道風扇工作,調整所述涵道風扇使其與拉吊索軸線垂直,以驅動所述機架繞拉吊索旋轉,使所述纏包帶的初始端與拉吊索緊密貼合;
步驟3: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電機轉動所述調向連桿,調整所述涵道風扇傾斜角度,使所述涵道風扇與拉吊索軸線沿順時針方向呈一定夾角,以驅動所述機架繞拉吊索軸線螺旋上升,同時所述纏包裝置繞拉吊索螺旋纏繞;
步驟4:到達指定纏包終點位置后,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電機轉動所述調向連桿,調整所述涵道風扇使其與拉吊索軸線垂直,以驅動所述機架繞拉吊索旋轉,此時所述纏包裝置繞拉吊索周向纏包收尾;
步驟5: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電機轉動所述調向連桿,調整所述涵道風扇使其與拉吊索軸線平行,使得所述纏包裝置隨所述機架沿拉吊索軸線同方向下降;
步驟6:回到起始位置后,關閉所述供電裝置,拆卸所述機架,纏包工作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二航路橋特種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211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