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9924.8 | 申請日: | 2021-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0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文勇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0;B01D24/16;B01D24/40;B01D24/46 |
| 代理公司: | 河北東尚律師事務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慶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處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通過輸水管路順次連接的調節池、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厭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設有相應填料;所述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頂部均設有密封層,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之間輸水管路的入口位于前池末端的頂部,且出口位于后池前端的下部,厭氧池和兼氧池的底部均設有反沖洗氣管網,好氧池的底部設有曝氣管網,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末端的頂部還設有出氣管。該系統能夠使空氣隨水流橫向運動,提高氧氣的利用率,且便于對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進行反沖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各大污水處理廠都有進行提標改造,污水處理的運行費用不斷提高。如何在提高污水處理效果的同時,降低運行費用,是函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中30%—40%是風機耗電運行費用,而氧的利用率只有15%—18%,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費。造成氧利用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空氣的惰性,空氣是哪好走、走哪。污水處理廠一般都是敞開式結構,池深一般在5—6米,曝氣裝置安裝在池底。空氣的流速是每秒3米,也就是說氧2秒鐘就進入大氣中,這是造成氧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2、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曝氣裝置產生大量微小氣泡,氣泡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不能破碎全部融入水中,這是造成氧利用率低的另一個原因。
此外,生化池內的生物填料反沖洗還存在沖洗不凈的問題。具體來說,污水處理厭氧段和好氧段都有生物填料,生物填料有懸浮狀的(懸浮床),也有固定狀的(固定床)。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厭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由于新陳代謝會產生大量的污泥,會堵塞生物填料尤其是固定床生物填料,造成污水處理不達標。空氣反沖洗時,由于池體是敞開式結構,反沖洗空氣壓力很小瞬間進入大氣層,從而造成生物填料沖洗不凈,動力消耗大。
潛流人工濕地是污水深度處理的一種主要方式,也存在著固定床生物填料堵塞問題,而且更加嚴重。因為,潛流人工濕地一般不設風機和曝氣管道,沒有反沖洗功能,一旦造成污泥堵塞將無法處理,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污水處理廠和潛流濕地還存在冬季運行不易達標的問題。由于冬季寒冷污水處理廠和潛流濕地的進水水溫低,微生物活性差,造成污水處理不易達標。微生物生長活躍需要水溫在15度以上。由于污水處理廠和潛流濕地的生化系統一般為敞開式結構,風機通過曝氣系統為污水提供的熱量不能充分利用,是冬季污水處理不易達標主要原因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其能夠使空氣隨水流橫向運動,提高氧氣的利用率,且便于對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進行反沖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包括通過輸水管路順次連接的調節池、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厭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設有相應填料;所述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頂部均設有密封層,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之間輸水管路的入口位于前池末端的頂部,且出口位于后池前端的下部,厭氧池和兼氧池的底部均設有反沖洗氣管網,好氧池的底部設有曝氣管網,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的末端的頂部還設有出氣管。
進一步的,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之間輸水管路的入口處均設有濾網。
進一步的,所述反沖洗氣管網和曝氣管網分別通過各自的供風管路與同一反洗風機連接,每條供風管路上均設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曝氣管網還通過供氣管路與曝氣風機連接,所述供氣管路上設有閥門。
進一步的,厭氧池、兼氧池、好氧池中每一池上的出氣管均位于該池末端輸水管路的前方。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層上還設有保溫層。
進一步的,所述保溫層為水泥板或覆蓋泥土的塑料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文勇,未經趙文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99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