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鋁型材焊接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8065.0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589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郝祥應;孫德一;蔡超蘇;李振超;譚興元;向耀;周晶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澳美鋁業有限公司;廣州璇川商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0 | 分類號: | B23K37/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佛山東平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龍孟華 |
| 地址: | 528137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鋁型材 焊接 生產線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鋁型材焊接生產線,包括:焊接工位,位于焊接工位上方的提升裝置,位于焊接工位兩側的左右夾緊裝置,以及位于焊接工位兩側的焊接小車等。實際工作時,通過提升裝置和左右夾緊裝置的配合,并采用兩面相向對稱焊縫的方式,使得鋁合金焊接變形易控、措施簡便,且效果好。同時,由于下一待焊接鋁型材的放入空間是由提升裝置對上一待焊接鋁型材的提升高度所決定的,因而,通過改變提升高度即可十分方便地適用于不同規格的鋁型材焊接,通用性好。另外,本發明在進行待焊接鋁型材的上料時,只需對同一焊接工位進行間斷上料即可,不存在上料高度不等的問題,上料方便快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鋁合金型材的焊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中空鋁合金型材拼板焊接的生產線。
背景技術
中空鋁合金型材,其廣泛應用于鋁合金船舶的車輛甲板、旅客甲板,高鐵車身,以及集裝箱箱體等部位。目前,中空鋁合金型材的焊接主要采用平焊的方式進行,即先逐條焊接一面的焊縫,然后采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將材料進行翻身,然后再逐條焊接另一面的焊縫。現有的這種焊接方式,不僅焊接效率低,兩面不能同步焊接;而且焊接變形大,需要采用大量的防變形控制措施。
一篇公開號為CN 210677737 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公開一種鋁型材焊接生產線,該專利利用限位裝置使待焊接的鋁型材豎立疊放在輸送系統上,在鋁型材跟隨輸送裝置移動的同時,通過激光焊機和雙面焊道精銑機先后對鋁型材進行焊接和打磨處理,使其表面平整光滑,鋁型材經過翻轉架時由豎立狀態轉換為平放狀態,最后利用真空吸具將平放的鋁型材移動到碼垛輸送線上。該專利在焊接過程中,雖然實現了對鋁型材的定位更加精準,而且大大提高了鋁型材的焊接效率;但其限位裝置只對特定規格的鋁條兩側進行滾動限位,存在通用性差、焊接變形難控制的工藝技術問題;并且,上述專利在進行上料時,需要在不同的高度位置進行上料,焊接上料不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焊接不易變形、且通用于各種規格鋁型材焊接的生產線。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鋁型材焊接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如下:1)將待焊接鋁型材置于焊接工位上;2)利用提升裝置將待焊接鋁型材提升至一定距離,將下一待焊接鋁型材置于焊接工位上;3)利用提升裝置放下上一待焊接鋁型材,并使待焊接的相鄰鋁型材完成裝配要求;4)利用左右夾緊裝置將裝配好的、待焊接的相鄰鋁型材左右夾緊;5)利用位于焊接工位兩側的焊接小車,對待焊接的相鄰鋁型材兩側進行相向對稱焊接;6)焊接完成后,重復步驟2)、3)、4)、5)直至完成所需的工件焊接。
更為優選的是,在步驟1)中,將待焊接鋁型材置于焊接工位上是通過上料裝置來實現的。
更為優選的是,所述上料裝置包括上料輸送線和與之對應的打磨裝置,上料裝置在進行上料時,同時打磨消除焊道上的氧化膜。
更為優選的是,在所述焊接工位設有與待焊接鋁型材配合的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設有支撐待焊接鋁型材的托輥。
更為優選的是,所述提升裝置包括位于所述焊接工位上方的提升梁和安裝在所述提升梁上、用來夾持待焊接鋁型材的機械手。
更為優選的是,所述機械手由固定塊、夾緊器構成,所述夾緊器相對于所述固定塊來回移動,進而構成張度可調的夾持機構。
更為優選的是,所述提升裝置和所述左右夾緊裝置均為液壓裝置。
更為優選的是,所述焊接小車包括行走機構和設置在行走機構上的焊槍和送絲機。
更為優選的是,所述焊接工位對稱設置在一機架的兩側,在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每一焊接工位對應的提升裝置和左右夾緊裝置,構成兩條生產線相并聯一體化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澳美鋁業有限公司;廣州璇川商貿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澳美鋁業有限公司;廣州璇川商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80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