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87863.1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64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恒瑞;嚴平;陸忠陽;崔顯露;馬從國;王建國;陳亞娟;柏小穎;邱巨兵;丁曉紅;王蘇琪;劉偉;張利兵;葉文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陰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鋒 |
| 地址: | 22300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質 混合 智能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由參數采集與控制平臺和物質混合調節子系統兩部分組成,系統實現對混合對象參數檢測和物質混合過程的調節,提高調節混合物質過程的可靠性和精確性;本發明根據現有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控制系統不精確和魯棒性差等問題,對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性能的影響,本發明有效解決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的魯棒性差和響應速度慢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體或者液體物質混合自動化裝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
背景技術
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指按照混合理論得到特定氣體或者液體的一類系統,目前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已廣泛應用于生物科學研究、環境監測和儀器儀表控制校正等領域,因此對系統的各項技術參數特別是混合配比系統精度低和響應時間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由于混合配比系統具有時變非線性且難以建立精確數學模型,僅采用傳統PID控制器會存在響應速度慢和系統精度低等缺點,難以實現理想的控制效果,對系統中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迫切研究一種新型智能控制方法以克服傳統PID控制方法的不足,本發明的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克服傳統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的響應速度慢、控制精度低和魯棒性差等缺點,實現對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的精確高效調節與控制。本發明專利以CO2濃度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配比系統調節與控制為例,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實現對CO2濃度的智能化精確調節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本發明根據現有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控制系統不精確和魯棒性差等問題,對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性能的影響,本發明有效解決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的魯棒性差和響應速度慢等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物質混合智能系統包括參數采集與控制平臺和物質混合調節子系統2 部分組成,該系統實現對混合配比系統對象的參數檢測、處理和配比系統的精確調節,提高氣體或者液體混合配比系統控制的可靠性。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參數采集與控制平臺包括氣瓶1、氣瓶2、氣瓶3、減壓閥1、減壓閥2、質量流量控制器1、質量流量控制器2、氣體混合室、參數檢測節點、溫度檢測節點、控制節點、輸氣管和現場監控端;通過輸氣管分別把氣瓶1和氣瓶2的氣體輸送到減壓閥1和減壓閥2,減壓閥1和減壓閥2通過輸氣管把氣體分別送到質量流量控制器1和質量流量控制器2,質量流量控制器1和質量流量控制器2 通過輸氣管把氣體輸送至氣體 混合室,溫度檢測節點、參數檢測節點、控制節點和現場監控端的CAN總線接口構建成CAN現場總線網絡實現它們之間信息的相互傳遞,溫度檢測節點和參數檢測節點通過CAN現場總線網絡把被測量對象的溫度和流量的傳感器值傳輸給現場監控端,現場監控端的控制信息通過現場監控端的 RS232/CAN接口和控制節點的CAN接口傳輸給控制節點;參數采集與控制平臺結構見圖1所示。
本發明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陰工學院,未經淮陰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78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