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生長的育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7519.2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8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梁惠凌;王滿蓮;唐輝;劉寶玉;吳超;文香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4/10;A01G24/28;A01C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張國棟 |
| 地址: | 541006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黃花 倒水 容器 生長 育苗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生長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播種基礎基質的配置;2)催芽;3)復合微生物肥料的添加;4)播種;5)播種后管理。本發明技術的突出優點是利用黃花倒水蓮種子可即采即播的特性,對剛采的種子進行催芽后再播種,催芽使種子萌發時間提前,使種苗在高溫高濕季節到來之前增大生長量,提高了種苗的抗性;并將復合微生物肥料與疏松基礎基質混合作為播種基質,既提高了基質的無機營養元素和有機質,有益微生物菌還可抑制土壤有害微生物,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采用本方法繁育黃花倒水蓮苗,成活率高,對市場緊缺藥用植物黃花倒水蓮資源保護和持續利用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生長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黃花倒水蓮為遠志科遠志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米;根粗壯,葉片膜質,單葉互生,葉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正黃色,龍骨瓣盔狀,雞冠狀附屬物具柄,花藥卵形;子房圓形,蒴果闊倒心形至圓形,綠黃色,種子圓形,種阜盔狀,花果期5-10月,中國特有物種,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溝谷叢林中,分布廣西、廣東、湖南和江西等地,根或全草入藥,是瑤、苗、壯等少數民族常用的民間藥物,性味甘、微苦,平,有補益氣血,健脾利濕,活血調經之功能,治療虛弱虛腫,急慢性肝炎,跌打損傷,屬珍貴中藥材,用于病后體虛,腰膝酸痛,跌打損傷,黃疸型肝炎,腎炎水腫,子宮脫垂,白帶,月經不調,產品有黃花倒水蓮多糖、糖漿以及黃花倒水蓮舒肝茶、解酒茶等,黃花倒水蓮傳統藥用部位為根部,民間喜用其根煲湯,為藥食兩用珍貴藥材,目前市場價為20元/kg左右,黃花倒水蓮花黃色,開花后花序不斷伸長,邊開花邊結果,花期大約半年之久,因此還具很高的觀賞價值。
隨著黃花倒水蓮市場需求的增大,黃花倒水蓮人工繁育逐漸受到關注,并已有一些關于其種子、扦插和組培育苗方法,但作為一種以根為主要藥用部位的藥材,采用種子苗播種能獲得更高的有效產量和增強植物的抗性,黃花倒水蓮3年結果,且種子產量較高,因此種子育苗為其最佳繁育方式,其種子休眠時間短,可即采即播,但在25℃時發芽率最高,20和30℃時發芽率顯著降低,種子成熟與適宜萌發時間很難重合,黃花倒水蓮蒸騰速率高,種植初期新枝萌發需耗費大量水分,播種成活率受天氣的影響較大,黃花倒水蓮幼苗早期忌高溫高濕,7-8月高溫高濕季節,萌發晚的黃花倒水蓮苗木極易感染根腐病、莖腐病以及葉片易感染炭疽病,造成大量死苗現象,極大地影響了黃花倒水蓮的存活率,故而提出一種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生長的育苗方法來解決上述所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生長的育苗方法,以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的成活率和生長量,以滿足種苗市場需求,從而有效保護野生資源。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促進黃花倒水蓮容器苗生長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播種基礎基質的配置:播種基質為黃土+火土+泥炭土(70:10:20);至少在播種前1個月將準備好的3種基質按比例拌勻,再用0.5%的多菌靈溶液對播種基質進行消毒后用塑料薄膜覆蓋以備用;
2)催芽:種子采回后搓去外種殼和果柄,去雜凈種后,立即用清水浸泡種子8小時后再與濕沙按體積比1:1拌勻,攤在托盤上3cm左右厚度,表面再撒一層薄沙蓋住種子,并在托盤上蓋兩層濕沙布保濕,然后置于人工氣候箱催芽;
3)復合微生物肥料的添加:播種前,將播種基礎基質與復合微生物肥料按10:1體積比拌勻,裝入13cm×15cm的塑料營養袋,把育苗袋排放在育苗畦上,每排12~15個,擺放后在營養袋縫隙及畦的四周培土,高5~1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75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