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阻斷耐藥性傳播的抗菌敷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85593.0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13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冒海蕾;王斌;嚴鋒;羅振洪;崔恒慶;郭江娜;姚杰然;方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L15/24 | 分類號: | A61L15/24;A61L15/46;D01F8/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范艷靜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斷 耐藥性 傳播 抗菌 敷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阻斷耐藥性傳播的抗菌敷料,具體涉及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抗菌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制備方法包括將咪唑基離子液體、金屬配體單體、丙烯腈和引發劑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聚合,得到共聚物備用;共聚物與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制成咪唑基聚離子液體紡絲膜,之后浸入硝酸鈰銨溶液中進行絡合反應即可;本發明通過將咪唑類聚離子液體(PIL)抗菌電紡絲與Ce(IV)離子配合制備PIL?Ce膜,體外和體內實驗結果表明,含Ce的PIL膜具有高效的殺滅細菌和降解耐藥基因的作用,PIL?Ce抗菌膜兼具DNase模擬酶特性,可作為一種新型抗菌敷料在臨床應用中可殺滅細菌的同時分解破壞耐藥基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用材料技術領域,研制出一種阻斷耐藥性傳播的抗菌敷料,具體涉及一種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抗菌敷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抗藥性細菌的不斷出現,預計到2050年,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于敗血癥及其相關的感染性疾病;因此,細菌耐藥性的源頭控制和阻斷迫在眉睫。
細菌可以通過抗生素耐藥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ARGs)逃避抗生素的攻擊,ARGs可以產生使抗生素失活的酶、改變抗生素的靶點、增加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和影響主動外排系統等。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aureus,MRSA)中的 mecA基因可以編碼青霉素結合蛋白2a,從而導致對所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耐藥性。此外,細菌可以利用多種可移動基因元件,如質粒和噬菌體作為載體實現基因水平轉移,使得耐藥性在微生物之間傳播。
與細菌相比,耐藥基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并不直接。由于耐藥基因可被轉移,且很難降解,這意味著即使殺死細菌,其釋放的耐藥基因仍然可以通過食物鏈及其它途徑傳播。因此,耐藥基因具有更大的潛在危害,已被認為是一種新的污染物。這些發現表明細菌耐藥性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也是一個生態問題。在殺死細菌的同時使耐藥基因失活至關重要。
耐藥基因本質上是DNA,一種由脫氧核苷酸單元組成的互補雙鏈,由3',5'-磷酸二酯鍵連接。DNA作為生命遺傳信息的載體,在環境中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半衰期可達521年。即使采用紫外線、氯氣和臭氧等物理方法,對DNA的破壞效果也不理想。然而,DNA可被天然核酸酶分解,如脫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通過作用于3',5'-磷酸二酯鍵分解DNA。天然酶具有催化效率高、特異性強、反應條件溫和等優點,但易受多種理化因素的影響而失活。此外,稀有的來源和高昂的價格大大限制了天然酶的實際應用。
近年來,已經開發出人工模擬酶來克服天然酶的缺點。目前,人工核酸酶常以溶液形態應用于科研與生產,國內外尚無將其整合到有形抗菌材料中,在殺滅細菌的同時,分解清除細菌耐藥基因污染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DNase模擬酶活性,提出殺滅細菌的同時分解細菌耐藥基因,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阻斷耐藥性傳播的新型抗菌敷料,該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納米靜電紡絲敷料兼具高效抗菌與基因分解性能,且毒副作用小。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上述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抗菌敷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上述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抗菌敷料的應用。
為達到上述首要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抗菌敷料(即鈰離子配位的咪唑類聚離子液體納米紡絲膜),其結構通式為:
式中,n取0-14中的整數,A為NO3-。
優選地,本發明的咪唑基聚離子液體-鈰抗菌敷料的結構通式為:
為達到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55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