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養分可控的聚磷酸銨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84245.1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8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旭;陶紹程;付勇;劉松林;謝娟;黃光柱;冉瑞泉;何兵兵;陳相;劉輝;張俊;楊俊;趙強;徐進;劉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5/40 | 分類號: | C01B25/40;C01B25/44;C05B7/00;C05G3/40;C05G3/90;C05G5/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吳宇 |
| 地址: | 550002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分 可控 磷酸銨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養分可控的聚磷酸銨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磷酸、尿素及螯合劑加入混合器中,在60?110℃下反應10?30min,得到均相的液體物料;步驟2:將液體物料通過布料器均勻分布在帶式聚合器上,在150?250℃下反應30?120分鐘得到固體物料,然后溫度降至30?60℃;步驟3:帶式聚合器末端連接粉碎裝置,固體物料離開帶式聚合器直接進入粉碎裝置進行粉碎得到粉狀物料;步驟4:粉狀物料直接包裝后作為水溶性固體聚磷酸銨產品,將粉狀物料按照比例配制后得到液體聚磷酸銨產品。該制備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的優點,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磷酸銨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分可控的聚磷酸銨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磷酸銨(APP)是一種含N和P的聚磷酸鹽,按其聚合度可分為低聚、中聚以及高聚3種,其聚合度越高水溶性越小,反之水溶性越大。聚磷酸銨的分子通式為(NH4)n+2PnO(3n+1),當n≤20時,為水溶性,當n20時,為難溶性。高純度高聚合度水不溶性長鏈狀聚磷酸銨被用于制備高級防火涂料、阻燃塑料。低聚合度水溶的產品可以作為阻燃劑使用,也可以用于高濃度緩釋的復合肥或液體肥使用。
作為肥料使用的聚磷酸銨,由于具有養分含量高、肥料利用率高,易于復合、配方容易調整,特別適合滴灌系統應用,已在一些發達國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美國TVA在上世紀60年代開發了用商品濕法磷酸(54%P2O5,質量分數)生產聚磷酸銨基礎液體肥料,在管式反應器中濕法聚磷酸在高溫條件下與氨氣反應,生成高濃度聚磷酸銨,加水冷卻生成配方為10-34-0的液體肥料。我國農用聚磷酸銨溶液剛處于起步階段,僅有少量生產,還未形成商品出售。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聚磷酸銨在制備的時候,其工藝較為復雜,制備過程時間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養分可控的聚磷酸銨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養分可控的聚磷酸銨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磷酸、尿素及螯合劑加入混合器中,在60-110℃下反應10-30min,得到均相的液體物料;
步驟2:將液體物料通過布料器均勻分布在帶式聚合器上,在150-250℃下反應30-120分鐘得到固體物料,然后溫度降至30-60℃;
步驟3:帶式聚合器末端連接粉碎裝置,固體物料離開帶式聚合器直接進入粉碎裝置進行粉碎得到粉狀物料;
步驟4:粉狀物料直接包裝后作為水溶性固體聚磷酸銨產品,將粉狀物料按照比例配制后得到液體聚磷酸銨產品。
其中,步驟1中,所述磷酸的H3PO4質量百分含量為60%-70%,磷酸與尿素的摩爾比為1:0.85-1.7。
進一步優化,步驟1中,螯合劑為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或者二乙基三胺五乙酸。
作為一種選擇,步驟1中,螯合劑為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中的至少一種或者兩種。
其中,螯合劑的加入量為磷酸中鐵鎂鋁鈣元素質量的0.1-0.5%。
進一步限定,步驟2中,固體物料采用風冷,空氣通過干燥機除去水分直接對物料進行降溫。
其中,步驟3和步驟4中,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并使用除濕機將封閉環境相對濕度控制在10-15%。
進一步限定,步驟4中,水溶性固體聚磷酸銨產品中N含量在12%~24%,P2O5含量在52%~6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甕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42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