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民航飛機客艙上使用的懸掛可調節式置物板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4021.0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02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盛子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子云 |
| 主分類號: | B64D11/06 | 分類號: | B64D1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松江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民航 飛機 客艙 使用 懸掛 調節 式置物 板結 | ||
本發明提供基于民航飛機客艙上使用的懸掛可調節式置物板結構,涉及飛機客艙設備技術領域,以解決現有的置物板打開后無法調節高度的問題,包括軌道和小桌板;所述軌道共設有兩組,并分別在背部底端固定焊接連接件,頂端固定連接懸掛組件;所述小桌板活動卡接在兩組軌道之間,前方設有置杯孔,后方設有支板;所述連接件設有六組螺紋孔,并通過螺母貫穿螺紋孔使連接件固定連接在飛機客艙座椅左右兩側。在本裝置中,設置了橫向槽和圓形槽,使得小桌板在圓形槽內可以使得卡塊自由旋轉,利用橫向槽使得小桌板高度可以調節,滿足不同身高乘客的不同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客艙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基于民航飛機客艙上使用的懸掛可調節式置物板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飛機的普及,人們對客艙內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飛機內常用的配套設施也越來越人性化,飛機座椅上的置物板便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工具之一。乘坐飛機時,人們可以在置物板上放置水杯、餐盒、書籍等物品,以方便路途需求。
例如公開號:CN104924943A中公開了一種折疊式可調節座椅小桌板,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小桌板和第二小桌板,所述第一小桌板通過鉸接軸鉸接在座椅背部,所述鉸接軸上套接有旋轉套筒,第二小桌板后側連有角度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上設有限位機構。通過角度調節機構和限位機構,第二小桌板可在第一小桌板上方上下折疊的打開或關合,第二小桌板前側設有的擋板可用來放置并固定書本、平面電腦等,打開第二小桌板不僅擴大了使用面積,還可一邊看書一邊喝水,而且不用擔心水會濺到書上。
基于現有技術發現,由于飛機客艙經濟艙中空間狹小,受腿部空間限制,無法以置物板上方為軸從下向上旋轉打開,使得置物板以旋鈕卡接方式固定為主;置物板均在座椅后方固定設有旋鈕,打開或閉合置物板時,需要將旋鈕旋轉使置物板固定卡接在前方座椅上,在此過程中,需要用力抵住置物板,故而在施力時會使座椅上的乘客感到背部受到頂撞;置物板旋轉軸位置固定,打開后高度無法調節,無法滿足不同身高的乘客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基于民航飛機客艙上使用的懸掛可調節式置物板結構,以解決現有的置物板受空間和腿部限制,無法以旋轉方式打開;置物板均在座椅后方固定設有旋鈕,打開或閉合置物板時,需要將旋鈕旋轉使置物板固定卡接在前方座椅上,在此過程中,需要用力抵住置物板,故而在施力時會使座椅上的乘客感到背部受到頂撞;置物板打開后無法調節高度的問題。
本發明基于民航飛機客艙上使用的懸掛可調節式置物板結構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基于民航飛機客艙上使用的懸掛可調節式置物板結構,包括軌道和小桌板;所述軌道共設有兩組,并分別在背部底端固定焊接連接件,頂端固定連接懸掛組件;所述小桌板活動卡接在兩組軌道之間,前方設有置杯孔,后方設有支板;所述連接件設有六組螺紋孔,并通過螺母貫穿螺紋孔使連接件固定連接在飛機客艙座椅左右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軌道下方前后兩側固定焊接夾板,兩組軌道的相對面各設有一組滑槽,且滑槽高度小于軌道。
進一步的,所述滑槽連通四組相等間距的橫向槽,且滑槽與橫向槽連通處設有圓形槽。
進一步的,所述置杯孔為圓臺形結構,前面孔徑大于后面孔徑。
進一步的,所述支板底部由轉軸貫穿并與小桌板活動連接,且小桌板表面矩形槽背面為傾斜坡面,且矩形槽深度與支板厚度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小桌板表面設有凹槽,且凹槽為半圓形凹面結構,位于支板底邊中央,小桌板后端由滑棍貫穿,且滑棍為長方體結構,并兩側固定連接卡塊,且卡塊為正方體結構,其寬度大于滑棍寬度,但小于滑槽寬度。
進一步的,所述懸掛組件包含半圓頂板、弧形背板、矩形側板、連接板,其中半圓頂板固定并垂直連接弧形背板,弧形背板固定并垂直連接矩形側板,矩形側板與連接板固定并垂直連接,且連接板固定連接軌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子云,未經盛子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40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