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深度學習的干旱指數監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83892.0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87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俞樂;黃小猛;周崢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N3/04 | 分類號: | G06N3/04;G06N3/08;G06K9/62;G01W1/10;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迎;袁文婷 |
| 地址: | 1000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深度 學習 干旱 指數 監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干旱指數監測方法及系統,其中的方法包括:獲取監測站點的觀測數據,并基于觀測數據獲取對應的各參數信息;對各參數信息分別進行數據處理,獲取與各參數信息分別對應的預處理數據;對預處理數據以及與觀測數據對應的輔助數據進行數據融合,并基于融合后的數據構建數據集;其中,數據集包括訓練集和測試集;基于訓練集和測試集訓練并測試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直至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收斂在預設范圍內,形成干旱指數監測模型;基于干旱指數監測模型對待檢測區域的干旱指數進行監測。利用上述發明能夠更加綜合、全面的識別旱情,提高旱情監測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干旱監測技術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干旱指數監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干旱具有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等特點,可對水資源、土地資源以及人民的生活造成潛在的影響,對國民經濟尤其是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是我國和全球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引起各國政府、科研人員的重視,能否及時、準確地監測旱情對于抗旱準備和減少旱情風險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為監測、評估以及研究干旱的發生及發展,國內外學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干旱指數。其中,植被干旱響應指數(VegDRIthe vegetation drought response index )結合了傳統的基于氣候和衛星的方法來評估植被條件,為評估干旱從地方到區域的影響提供了新的見解。
但是,傳統的旱情監測是用測量土壤含水量來監測干旱的程度及范圍,該方法雖然簡單,但代表性差,無法實現對大范圍干旱災害的動態監測;為此,需要一種更加綜合、全面的干旱監測方法,以提高旱情監測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干旱指數監測方法及系統,以解決目前旱情監測存在的代表性差、無法實現對大范圍干旱災害的動態監測等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基于深度學習的干旱指數監測方法,包括:獲取監測站點的觀測數據,并基于觀測數據獲取對應的各參數信息;對各參數信息分別進行數據處理,獲取與各參數信息分別對應的預處理數據;對預處理數據以及與觀測數據對應的輔助數據進行數據融合,并基于融合后的數據構建數據集;其中,數據集包括訓練集和測試集;基于訓練集和測試集訓練并測試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直至深度神經網絡模型收斂在預設范圍內,形成干旱指數監測模型;基于干旱指數監測模型對待檢測區域的干旱指數進行監測。
此外,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參數信息包括與觀測數據對應的標準化降水指數SPI、土壤有效含水量AWC、自校正帕默爾指數PDSI和平均季節綠度百分比PASG;輔助數據包括生長季開始的異常值SOSA、全球土地覆蓋數據NLCD和農業灌溉百分比數據IA。
此外,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標準化降水指數SPI的獲取過程包括:基于觀測數據獲取預設時間段內降水量的Г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基于概率密度函數確定降水量小于預設值的Г分布的概率;對Г分布的概率進行正態標準化處理,獲取標準化降水指數SPI。
此外,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其中,概率密度函數的公式表示為:
其中,,隨機變量x表示觀測數據中的降水量,β>0,γ>0,分別表示概率密度函數的尺度和形狀參數,β和γ采用極大釋然估計算法獲取,β和γ的公式表示為:
其中, ,xi表示降水量的資料樣本,表示降水量的預設年限的平均值,n表示監測站點的個數。
此外,優選的技術方案是,降水量小于預設值的Г分布的概率表達公式為:
對Г分布的概率進行正態標準化處理的公式表示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38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