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改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83676.6 | 申請日: | 2021-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67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0 |
| 發明(設計)人: | 章凱翔;馬國維;周明海;黃錦偉;周立;方晶;祝超;鄧麗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華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7/06 | 分類號: | B32B37/06;B32B37/10;B32B37/08;B32B27/32;B32B27/36;B32B27/12;B32B17/02;B32B17/10;B32B17/12;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李亦慈;唐銀益 |
| 地址: | 31110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上下 表層結構 對稱 gmt 纖維 復合 板材 改善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改善方法,壓板機分為加熱區和冷卻區兩部分,在連續制板時通過調控壓板機加熱區和冷卻區上下板的溫度差來控制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的上下表層冷卻后的收縮程度相當,使得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的不對稱表層的膠膜和無紡布冷卻后的收縮程度接近一致,兩者收縮應力相互抵消,從而使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平整。本發明針對不同克重和成分的非對稱結構GMT纖維復合板材,通過調節高壓機加熱板和冷卻區上下板溫度的差異,將GMT纖維復合板材的翹曲量控制在≤5cm,可得到擁有理想平整度的GMT纖維復合板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外飾部件纖維復合板材范疇,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改善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底護部件是一種用來保護汽車底盤,可防止行車過程中汽車底部裸露部位(發動機底部、車身底部等)遭受外部雜物(碎石、沙土等)沖擊所帶來的不可預計破壞,對汽車底部關鍵部位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GMT纖維復合板材是目前汽車底護中最為常見的材料之一,為了獲得更為良好的防沖擊和防水效果,現在許多主機廠往往采用高克重(150-200g/m2)熱塑性熱熔膠膜作為外觀面,而出于產品成本考慮,另一面通常設計為PET針刺無紡布(100-120g/m2),這樣設計雖然規避了高成本風險,但由于產品結構的非對稱設計,熱塑性熱熔膠膜其高結晶性帶來的高于背面PET針刺無紡布收縮率,導致成品板材往往兩邊起翹高度超過管控標準(≤5cm)。而板材過高的翹曲量不僅帶來影響美觀、不方便運輸等問題,而且還會導致客戶處出現自動上料失敗、成型件翹曲以及進烘箱失敗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解決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問題意義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量的改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改善方法,壓板機分為加熱區和冷卻區兩部分,在連續制板時通過調控壓板機加熱區和冷卻區上下板的溫度差來控制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的上下表層冷卻后的收縮程度相當,使得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的不對稱表層的膠膜和無紡布冷卻后的收縮程度接近一致,兩者收縮應力相互抵消,從而使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平整。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本發明上下表層結構非對稱GMT纖維復合板材為三層結構,依次為表皮結構層一、GMT芯層、表皮結構層二,表皮結構層一和表皮結構層二為非對稱結構,表皮結構層一為針刺無紡布、表皮結構層二為熱熔膠膜,或表皮結構層一為熱熔膠膜、表皮結構層二為針刺無紡布,兩者的材料克重均處于100-200g/m2之間,無紡布成分為PET纖維,熱熔膠膜成分為PP、PE、EVA、PES和PA其中的一種或多種,非對稱結構GMT纖維復合板材翹曲高度要求≤5cm。
作為進一步地改進,本發明通過智能溫控系統調控壓板機加熱區和冷卻區上下板的溫度,將對應板材翹曲側背面加熱區和冷卻區溫度分別控制在210-220℃和70-90℃之間,對應板材翹曲側正面加熱區和冷卻區溫度控制在190-200℃之間和20-40℃之間,翹曲側正面對應加熱區與冷卻區的下板,翹曲側背面對應加熱區與冷卻區的上板。利用高溫減慢翹曲背側輔料冷卻結晶定型過程,增加其結晶度,增強輔料的收縮程度;而低溫可使板材翹曲面輔料經歷一個快速降溫過程,使其分子鏈無法及時從無規線團態轉變為規整取向態,減小其結晶度,從而減弱該側輔料的收縮程度,使板材兩側表面輔料結晶程度差異所帶來的應力收縮相互抵消,從而使板材達到平整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華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華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36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