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鍍集控區管道流量的生產監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2828.0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30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余小軍;張金星;鄭超輝;吳健;費西凱;蘭德;于永勝;黃偉平;鄭志發;李凱軍;張煥東;曾志輝;張賀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啟源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1/05 | 分類號: | G01F1/05;G01H9/00;G01H1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順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王大治 |
| 地址: | 710021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鍍 集控區 管道 流量 生產 監管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特別是電鍍行業的廢水處理管理,確切說是一種基于電鍍集控區管道流量的生產監管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由上隔層管架(2)、下隔層管架(3)、上下隔層管架支撐柱(4)連接固定成上下排放管路(1)的支撐體;上下隔層管架支撐柱(4)在水平方向上間隔分布,使不同廢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固定在間隔內,每個不同廢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由排放管路固定夾持架(5)夾持固定,在上下隔層管架支撐柱(4)上套接固定有流體流動傳感單元(6)。它以便能隨時了解生產狀態和不同時間鉻、鋅、銅、鉛、鎳處理水的排放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技術,特別是電鍍行業的廢水處理管理,確切說是一種基于電鍍集控區管道流量的生產監管方法。
背景技術
電鍍行業的廢水產量相對于造紙、印染和化工等行業水量少,但是由于電鍍廠分布廣泛,電鍍廢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質種類眾多,因此,對電鍍廢水的處理十分重要。電鍍廢水中主要含有鉻、鋅、銅、鉛、鎳等重金屬離子,以及容易致癌的氰化物等。這些物質如果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一方面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嚴重威脅動植物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電鍍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經過回收之后還能再利用,直接排放的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當下對電鍍廢水的處理要么是針對一兩種物質進行處理,要么就是對所有的物質進行混合處理。針對一兩種電鍍廢水進行處理的污水治理系統,不能很好的應對污水種類多的情況。而所有的電鍍廢水一視同仁的進行處理的系統,往往因為針對性不強,直接導致處理效果不是很好。
現有的電鍍行業環境風險管理中,采用規范園區建設管理,專業電鍍廠房為多層建筑結構以提高建筑用地容積率以及建筑密度;一層用于倉儲及綜合辦公;對于質輕量少的鍍種放置較高層,量大質重的鍍種宜安排在低層,根據廢水分類收集設置廢水收集房及收集槽便于水質原因篩查,初步過濾沉淀后,利用重力作用自流排入管溝;管溝可實現巡視、檢修、事故廢水無外泄功能,杜絕環境污染風險。
此外,由于電鍍廢水中含有鉻、鋅、銅、鉛、鎳多種物質,處理后的水需要不同的管路進行排污在大自然中,什么時間排,排多少,一方面涉及電鍍行業生產管控,也涉及監督管理部門對電鍍行業的管控,而這者往往是矛盾的雙方。
上述提到的鉻、鋅、銅、鉛、鎳等重金屬離子通過重力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也就是在出口是沒有計量和檢測的,或者是沒有裝入計量和檢測設備,因此排放量或涉及的生產過程在最后一環沒有管控,為監督管理部門對電鍍企業的管控帶來了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電鍍集控區管道流量的生產監管方法,以便能隨時了解生產狀態和不同時間鉻、鋅、銅、鉛、鎳處理水的排放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電鍍集控區管道流量的生產監管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包括由上隔層管架(2)、下隔層管架(3)、上下隔層管架支撐柱(4)連接固定成上下排放管路(1)的支撐體;上下隔層管架支撐柱(4)在水平方向上間隔分布,使不同廢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固定在間隔內,每個不同廢水排放水的排放管路(1)由排放管路固定夾持架(5)夾持固定,在上下隔層管架支撐柱(4)上套接固定有流體流動傳感單元(6),流體流動傳感單元(6)包括一個上管路流體傳感器6-1和下管路流體傳感器(6-2),上管路流體傳感器(6-1)和下管路流體傳感器(6-2)分別用于檢測上管路和下管路流體流動狀態,將上管路(1-1)和下管路(1-2)流體流動狀態信息發送到處理單元,通過處理單元得到上管路(1-1)和下管路(1-2)對應廢水處理的時間和時間對應的流量。
所述的上管路流體傳感器(6-1)固定在上管路(1-1)的底部,與上管路(1-1)的底部彈性連接。
所述的下管路流體傳感器(6-2)固定在下管路(1-2)的頂部,與下管路(1-2)的頂部懸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啟源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啟源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28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護包裝箱
- 下一篇:軌跡追蹤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可讀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