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82803.0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605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羅濤;廖永行;胡金龍;沈曉慧;李藍;秦明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W28/06 | 分類號: | H04W28/06;H04W28/14;H04W40/02;H04W40/2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劉俊 |
| 地址: | 51031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無線 組織 數據 同步 報文 合并 方法 | ||
1.一種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驟包括如下:
S1:在數據同步建立傳輸前,先判斷是否為小報文數據,如果為小報文數據,則進入步驟S2,否則直接進行傳輸;
S2:根據已知路由信息,確定從源節點到目的節點的固定傳輸路徑;
S3:根據在源節點儲存的各中繼節點的優先得分S,計算在路徑上各中繼節點N對應的等待合并概率P;
S4:將各中繼節點的等待合并概率P從高至低進行排序,篩選出等待合并概率最高的前q個作為中繼節點的子序列,并根據子序列對應的等待合并概率進行合并;
S5:與目的節點建立小報文數據的多跳傳輸,并在傳輸過程中根據各中繼節點的等待合并概率觸發合并等待,當被觸發時,進入步驟S6,否則繼續傳輸直到數據報文到達目的節點;
S6:傳輸的小報文數據在該節點等待L分鐘,在等待時間內,如果該中繼節點的緩沖隊列中有k個相同目的地址的小報文數據,則對這k個小報文數據直接進行合并;否則,在所有相同目的地址的小報文數據中任意一個達到等待時間后,對當前所有小報文數據進行合并;記錄合并后合并信息向量V;
S7:合并后的數據報文沿傳輸路徑進行傳輸至目的節點;
S8:目的節點接收完成后,更新優先得分,將更新優先得分通過確認報文發送至各個源節點,中繼節點及源節點保存更新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報文數據是指傳輸時間要求在2分鐘及以上,傳輸數據不超過2KB。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報文數據的格式如下:
Flag-ip_to-MSGTEXT
其中,Flag表示小報文數據標志位,當數據為小報文時,flag=1,否則,flag=0;
ip_to表示傳輸目的節點的ip地址,長度為2bits;
MSGTEXT表示小報文攜帶的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在初始狀態下,所有中繼節點優先得分的初始得分均為100;
其中,第k個中繼節點的等待合并概率Pk,計算公式如下:
Pk=(Sk/∑(S1+S2+S3…+Sm))*100%;
其中,Sk為第k個中繼節點的優先得分,m為傳輸路徑上的中繼節點總個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并信息向量V表示如下:
V=(I,U,T)
其中,I表示合并成功標志位,當合并成功時,I=1,當合并失敗時,I=0;U表示合并數據包個數,當合并失敗時,U=0;T表示所有小報文數據中最長等待時間,單位為s。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6,所述的合并的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S601:當中繼節點接收到小數據報文的等待合并請求后,將小數據報文加入到緩沖隊列中,并將緩沖隊列標記上目的節點的ip地址;
S602:當觸發合并條件后,中繼節點從緩沖隊列中按照順序讀取小數據報文,并在合并報文頭部添加目的地址,合并成標志位信息;
S603:根據目的地址發送合并數據報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無線自組織網數據同步的小數據報文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8,具體地,根據合并信息向量V及原先的中繼節點k的優先得分Sk,更新對應的優先得分Sk_n,并分別發送攜帶對應報文序號和更新的節點優先得分Sk_n的確認報文至各源節點處,各中繼節點在接收和轉發時進行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280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