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摻雜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2426.0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3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偉毅;陳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1/068 | 分類號: | C01B21/068;C04B35/584 |
| 代理公司: | 福建高知律師事務所 35259 | 代理人: | 張宜沖 |
| 地址: | 362442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氮化 硅粉體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摻雜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將碳黑、分散劑和水按照一定質量比例配料,通過高能球磨進行高速分散,得到黑色漿料;取適量所述黑色漿料,按照一定重量百分比與氧化硅、氣相二氧化硅、硝酸鹽、分散劑、水混合,高速分散后經過噴霧干燥,得到流動性好的粉體;再通入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進行氮化反應,得到燒結物后進行脫碳處理,得到摻雜a?氮化硅粉體。本發明的摻雜氮化硅粉體可直接用于燒結成瓷,以高能球磨法輔助碳熱還原法,實現硅粉在較低溫度下和較短保溫時間內的完全氮化,摻雜氮化硅粉體在后續成瓷過程中,無需外加無機燒結助劑,工藝簡單、原料價廉、合成溫度低和生產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機非金屬粉體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摻雜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氮化硅是一種結構功能陶瓷材料,具有比重小、抗熱震性好、蠕變低、耐化學腐蝕、耐磨和機械性能優良等特點,在國防、能源、汽車、石化、航空航天、電子等眾多領域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氮化硅粉體的性能(如純度、粒度、α相含量等)對氮化硅陶瓷的燒結、結構、性能及功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目前商業化生產氮化硅粉體的方法主要有硅粉直接氮化法、自蔓延高溫合成法和熱分解法等,這些方法或制備成本高、或粉體在相組成、燒結活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如直接氮化法的氮化溫度高,保溫時間長;自蔓延高溫合成法的反應過程難以控制,產物中的 β-Si3N4 含量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原料價廉、合成溫度低和生產成本低、可直接用于燒結成瓷的摻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以高能球磨法輔助碳熱還原法,實現硅粉在較低溫度下和較短保溫時間內的完全氮化。用該方法制備的摻雜氮化硅粉體含有分散均勻的燒結助劑,減少粉體混合不均勻而導致陶瓷燒結后坯體的不均勻和變形。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摻雜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碳黑、分散劑和水按照一定質量比例配料,通過高能球磨進行高速分散,得到黑色漿料;
步驟2:取適量所述黑色漿料,按照一定重量百分比與氧化硅、氣相二氧化硅、硝酸鹽、分散劑、水混合,高速分散后經過噴霧干燥,得到流動性好的粉體;
步驟3:將所述流動性好的粉體先通入氬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800℃~1200℃下反應2~5小時后,再通入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進行氮化反應,得到燒結物后進行脫碳處理,得到摻雜a-氮化硅粉體,其中所述氮化反應的反應溫度為1200℃~1400℃。
進一步改進地,上述步驟1中的碳黑、分散劑和水依次按照質量比例為(25~40):(10~20):(45~65)配料。
進一步改進地,上述步驟2中的黑色漿料、氧化硅、氣相二氧化硅、硝酸鹽、分散劑、水混合依次按照質量比例為(8~12):(8~12):(25~35):5:10:80混合。
進一步改進地,上述氧化硅為空心微球氧化硅。
進一步改進地,上述硝酸鹽為硝酸鎂或硝酸鈦或硝酸鋇。
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的摻雜氮化硅粉體可直接用于燒結成瓷,以高能球磨法輔助碳熱還原法,實現硅粉在較低溫度下和較短保溫時間內的完全氮化,摻雜氮化硅粉體在后續成瓷過程中,無需外加無機燒結助劑,工藝簡單、原料價廉、合成溫度低和生產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
一種摻雜氮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碳黑、分散劑和水按照一定質量比例配料,通過高能球磨進行高速分散,得到黑色漿料;
步驟2:取適量所述黑色漿料,按照一定重量百分比與氧化硅、氣相二氧化硅、硝酸鹽、分散劑、水混合,高速分散后經過噴霧干燥,得到流動性好的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臻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24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