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81438.1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5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慧贊;王瑞;林勇;施銘峰;張琴;陳忠;杜雪松;盧天和;呂敏;黃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A01K61/90;A01K6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縱義天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舒夢來 |
| 地址: | 530021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螯螯蝦 苗種 包裝 方法 | ||
本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方法,具體涉及水產動物活體包裝運輸的技術領域。包括如下步驟:利用篩網篩選出同一規格的蝦苗,并暫養于網箱中,然后篩選出活力強的蝦苗,采用稱重計數法獲得相同數量的蝦苗,再置于吊苗籃中吊苗待包裝;S2、將S1中吊苗籃中的蝦苗進行降溫預冷,包裝材料由包裝盒和位于包裝盒內輪葉黑藻組成,先將輪葉黑藻平鋪于包裝盒,再均勻倒入蝦苗,蓋上包裝盒的盒蓋后放入泡沫箱中,包裝盒上有多個通氣孔;最后放置兩個包有隔熱層的重量約500g生物冰袋或冰瓶,即刻密封泡沫箱,完成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的蝦苗包裝運輸過程中成活率低的問題,可用于蝦苗的活體運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動物活體包裝運輸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方法。
背景技術
紅螯螯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屬十足目(Decapoda),擬螯蝦科(Parastacidae),紅螯螯蝦屬(Cherax),最大個體重達600g左右,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淡水蝦類之一。該蝦生活在淡水中,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攻擊性弱、食性雜、耐低氧等優點,能在池塘或稻田中自然繁殖,經人工養殖5~6個月個體規格可達50~150克,是優良的淡水養殖品種。近幾年,很多業界人士將目光投向了紅螯螯蝦,在苗種繁育、成蝦養殖技術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消費市場也日漸形成,紅螯螯蝦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中國主要的養殖區域已由原來的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建這三個區域,擴展為以華南、華中和華東地區為主,全國范圍積極開展養殖的局面。
參考小龍蝦(克氏原螯蝦)苗種傳統干運方式包裝運輸紅螯螯蝦苗種,經常在運輸和放養過程中出現了大批量死亡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溫度較高相互打斗較為嚴重,新陳代謝快、鰓死脫水現象普遍,擠壓受傷也容易發生。傳統氧氣袋帶水打包運輸過程中,蝦苗相互打斗、蛻殼自相殘殺導致成活率低,蝦苗密度越高,損失越大,該包裝方法密度低、重量大、成本高、工作量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方法,解決了現有的蝦苗包裝運輸過程中成活率低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利用篩網篩選出同一規格的紅螯螯蝦的蝦苗,并暫養于網箱中,然后篩選出活力強的蝦苗,采用稱重計數法獲得相同數量的蝦苗,再置于吊苗籃中吊苗待包裝;
S2、將S1中吊苗籃中的蝦苗進行降溫預冷,上述預冷溫度為23-25℃,同時將包裝材料降溫至20-22℃,包裝材料由包裝盒和位于包裝盒內輪葉黑藻組成,先將輪葉黑藻平鋪于包裝盒,再均勻倒入蝦苗,蓋上包裝盒的盒蓋后放入泡沫箱中,包裝盒上開有多個通氣孔;最后放置兩個包有隔熱層的重量約500g的生物冰袋或冰瓶,即刻密封泡沫箱,完成紅螯螯蝦苗種干法包裝。
進一步的,步驟S1中的紅螯螯蝦蝦苗采用蝦苗誘捕裝置捕捉,所述蝦苗誘捕裝置由多個塑料板疊加捆綁而成,相鄰的兩個所述塑料板之間設有多個孔洞。
通過上述設置,利用紅螯螯蝦喜歡在洞穴中棲息的習性誘捕蝦苗,降低了人為捕捉導致紅螯螯蝦蝦苗損傷而影響其生命力的情況。
進一步的,步驟S1中活力強的所述蝦苗的篩選方法為:選用長方形的紗網,所述紗網上相鄰的三側設有擋板,所述紗網放置在30°的斜坡上且未設置擋板的一側為底部,將蝦苗置于坡頂附近,所述蝦苗自主攀爬至紗網底部,從而剔除不爬或爬行緩慢的蝦苗。
通過上述設置,可快速高效的篩選出活力強的蝦苗,有利于提高蝦苗包裝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人為主觀判斷的難度。
進一步的,步驟S2的所述蝦苗的降溫預冷方法為:首先取一塑料盆并在塑料盆中加水20~50cm,將S1中裝有所述蝦苗的吊苗籃放入塑料盆中,所述吊苗籃和塑料盆中的水來源一致、溫差不超過2℃,放入冰瓶緩慢降溫至23-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814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