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9125.2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9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男;姜蓉生;李東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20 | 分類號: | C05F17/2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邦菁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尹慶娟 |
| 地址: | 1361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涉及土壤肥料和土壤改良技術領域,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黑土地土壤養分減少、肥力下降、土壤有機質下降、土壤物理性狀惡化、抗災能力減弱的問題。本發明的一種有機肥料,所述有機肥料由主要組分重量份數如下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6份;畜禽糞便40?60份;松塔皮和/或榛子皮20?40份;蛋白渣8?15份;煤泥7?10份;復合菌劑0.3?0.5份。一種有機肥料的制備方法為:制備復合菌劑以及松塔皮和榛子皮粉碎成碎片;將復合菌劑以及碎片與硅藻土、畜禽糞便、蛋白渣和煤泥混合均勻,并調節含水量得到混合料;將混合料進行發酵腐熟,若混合料溫度達到65℃,進行翻堆散熱;若混合料顏色變為褐色或黑褐色,并且無惡臭發酵完成,得到有機肥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壤肥料和土壤改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廢棄硅藻土為增效劑的黑土地保護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黑土地是我國珍貴的土壤資源。原始黑土具有暗沃表層和腐殖質,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團粒結構好,水肥氣熱協調。但隨著黑土資源進行農業生產時間的積累、長期高強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蝕,出現了黑土總面積減少、土層變薄、土壤養分減少、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有機質下降、土壤物理性狀惡化、抗災能力不斷減弱等問題。嚴重影響地區農業持續發展。黑土地是東北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石,保護和提升黑土耕地質量,實施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是守住“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戰略底線的重要保障,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和加強生態修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黑土地土壤養分減少、肥力下降、土壤有機質下降、土壤物理性狀惡化、抗災能力減弱的問題,同時解決廢棄硅藻土資源化、高效利用的問題,促進作物高產,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有機肥料,所述有機肥料由主要組分重量份數如下的原料制成:硅藻土1-6份;畜禽糞便40-60份;松塔皮和/或榛子皮 20-40份;蛋白渣8-15份;煤泥7-10份;復合菌劑0.3-0.5份。
所述復合菌劑由枯草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菌、固氮螺菌和松鼠葡萄球菌按1:1:1:1的質量比例混合均勻制成。
所述畜禽糞便為雞糞、牛糞、豬糞、羊糞中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一種有機肥料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制備復合菌劑以及松塔皮和/或榛子皮粉碎成碎片;
所述復合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熒光假單胞菌、固氮螺菌和松鼠葡萄球菌按1:1:1:1的比例混合均勻制成;
步驟二:將步驟一獲得的復合菌劑以及碎片與硅藻土、畜禽糞便、蛋白渣和煤泥混合均勻,并調節含水量得到混合料;
步驟三:將混合料進行發酵腐熟,當堆溫達到65℃時,進行翻堆散熱;發酵腐熟的時間為20-35天,得到有機肥料。
步驟一中所述的松塔皮和/或榛子皮的碎片的長度小于等于5cm。
所述畜禽糞便為雞糞、牛糞、豬糞、羊糞中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步驟二中所述的混合料中各組分所占重量份數為:硅藻土1-6份;畜禽糞便 40-60份;松塔皮和/或榛子皮20-40份;蛋白渣8-15份;煤泥7-10份;復合菌劑0.3-0.5份。
步驟二中所述的混合料中各組分所占重量份數為:硅藻土2-3份;畜禽糞便 45-55份;松塔皮和/或榛子皮25-35份;蛋白渣8-12份;煤泥8-9份;復合菌劑 0.3-0.4份。
步驟二中所述的含水量為50%-70%。
步驟二中所述的含水量為50%-6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省盛達生物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91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養殖場的清洗機器人
- 下一篇:密封蛋白-6特異性免疫受體和T細胞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