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垃圾填埋的生物除臭方法及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8252.0 | 申請日: | 2021-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3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闖;何松洋;張姝;李茵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三鑫環保標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B01D53/85;B01D53/44;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毅智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李乾龍 |
| 地址: | 4000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垃圾 生物 除臭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用于垃圾填埋的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臭氣吸入,利用風機將垃圾填埋場中臭氣吸入設備的內部,在對垃圾填埋場內部的臭氣進行第一步的過濾處理;
S2、生物除臭,在設備的內部加入去除臭氣的光合菌群和乳酸菌群,對垃圾填埋吸入的臭氣中發生臭味細菌和其中的有害物質進行生物分解;
S3、排氣養菌,等到光合菌群和乳酸菌群分解的氣體內部產生臭氣的細菌和有害物質能夠降低至排放標準之后將氣體排放至空氣中,通過噴灑合適的細菌生長的營養液來對光合菌群和乳酸菌群進行培養,使其能夠正常的分裂以便于后期再次除臭;
S4、清洗設備,對生物除臭后的設備內部進行清洗,清洗出內部過濾空氣時所產生的雜質,提升后期通過光合菌群和乳酸菌群對垃圾填埋場臭氣生物除臭的效果。
2.一種用于垃圾填埋的生物除臭裝置,包括主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體(1)上設置有噴灑機構(5)、吸氣機構(6)和清理機構(7),主箱體(1)的內側頂部固定安裝有分隔板(2),主箱體(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U型箱(8),主箱體(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連接箱(3),連接箱(3)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加水管(14),加水管(14)與連接箱(3)的內部相通,主箱體(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固定安裝有排氣管(15)和排污管(16),排氣管(15)和排污管(16)均與主箱體(1)的內部相通,分隔板(2)的一側與主箱體(1)的一側內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分隔過濾板(4),第一分隔過濾板(4)的底部鑲嵌安裝有過濾網(12),分隔板(2)的一側和主箱體(1)的一側內壁固定安裝有第二分隔過濾板(17),第二分隔過濾板(17)的底部鑲嵌安裝有三組過濾網(12),分隔板(2)和第二分隔過濾板(17)將形成生物降解腔體,第一分隔過濾板(4)將生物降解腔體分為光合菌群層(11)和乳酸菌群層(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垃圾填埋的生物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灑機構(5)包括循環泵(501)、第一輸出管(502)、第一輸入管(503)、過濾網箱(504)、第二輸入管(505)、第二輸出管(506)和集水管(507),主箱體(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循環泵(501),循環泵(501)的輸入端固定安裝有第一輸入管(503),連接箱(3)的內側底部固定安裝有過濾網箱(504),第一輸入管(503)的一端穿過連接箱(3)的頂部延伸至過濾網箱(504)的內部,循環泵(501)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第一輸出管(502),第一輸出管(502)的一端與主箱體(1)的頂部固定安裝,主箱體(1)的內側頂部固定安裝有第二輸出管(506)和集水管(507),第二輸出管(506)與集水管(507)的內部相通且第二輸出管(506)的一端延伸至主箱體(1)的頂部與第一輸出管(502)的一端固定安裝且相通,集水管(507)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四組噴頭且噴頭均與集水管(507)的內部相通,連接箱(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二輸入管(505),第二輸入管(505)的兩端分別與連接箱(3)和主箱體(1)的內部相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垃圾填埋的生物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機構(6)包括出風管(601)、吸風機(602)、進風管(603)和顆粒過濾板(604),主箱體(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吸風機(602),吸風機(602)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出風管(601),出風管(601)的一端延伸至主箱體(1)的內部,分隔板(2)的一側和主箱體(1)的一側內壁設置有顆粒過濾板(604),出風管(601)位于顆粒過濾板(604)的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三鑫環保標志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三鑫環保標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825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