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柔性手術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78032.8 | 申請日: | 2021-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38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君臣;曹旭昶;孫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05 | 分類號: | A61B17/3205;A61B17/04;A61B17/32;A61B34/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聶稻波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性 手術器械 | ||
柔性手術器械,所述柔性手術器械包括柔性末端部分(01)和控制箱部分(02),所述柔性末端部分(01)和所述控制箱部分(02)之間機械連接;所述柔性末端部分(01)包括順次連接的展開部分(011)、關節部分(012)和末端部分(013);所述展開部分(011)包括長桿(1),蛇形件(2),固定圈(3),一對螺栓(4)以及長關節件(5);所述展開部分(011)還包括兩根繩索(1111);優選的,由所述兩根繩索穿越上述部件并控制展開動作,一側的繩索收短,另一側的繩索會放長,從而實現彎曲展開的動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術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機械臂末端的柔性手術器械,或者一種針對經肛門切除腫瘤微創保肛手術的柔性器械。
背景技術
TEM(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是一種經肛門切除腫瘤的微創保肛手術方法,通過一種特殊設計的直腸鏡(Richard Wolf Medical InstrumentsCorporation,Knittling,Germany),把高質量的視覺系統和壓力調節充吸氣裝置結合起來。直腸鏡直徑4cm,軸長分12cm和20cm兩種,以適應不同部位的病灶,通過固定裝置固定于手術臺,直腸鏡面板上有四個用特制的橡膠袖套密閉的操作孔,各式特殊的內鏡器材包括組織抓鉗、剪刀、直的和彎的針狀尖頭電凝器等,通過操作孔進行手術操作。另有一通道供立體視鏡使用并可連接圖像監視系統,低壓(15mmHg)CO2持續充氣擴張直腸,使直腸及病灶充分暴露,直腸鏡如圖1所示。
TEM和傳統的經肛門手術相比,能達到直腸中上段部位,直腸和病灶經放大及充氣以后視野暴露清晰,組織結構辨認準確,器械操作不受阻礙,針頭樣電刀能進行精確的無血分離和腫瘤切除,切緣暴露良好,直腸壁的止血縫合精確,能避免由于重疊縫合引起的腸腔狹窄。另一個優點是腫塊完整切除不破碎,避免了腫瘤的污染,更有利于病理的準確分析,對進一步的手術或放射治療的決定都有幫助。TEM避免了大手術引起的并發癥和腹部傷口,術后無痛,活動不受限,恢復快,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鎮痛、平均住院時間顯著小于經腹手術。
手術使用的工具為兩個細長形狀的手術鉗或手術剪,如圖2所示,醫生使用這種細長的工具,穿過經肛直腸鏡端面的橡膠袖套孔進入直腸鏡內部,對直腸鏡末端暴露出的病灶實施手術操作。在TEM手術中,醫生需要進行切除病灶,縫合打結等復雜操作,普通的剛性工具由于其外形細長,在施術時難以穩定,并且在醫生雙手操作時,兩個工具經常相互干擾。由于手術工具的影響,TEM手術難以縮短手術時間,這使得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容易產生疲勞,影響操作手感和手術精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以代替普通TEM手術所使用的細長手術工具,通過經肛直腸鏡進入人體進行手術的柔性多自由度器械。醫生在進行手術時,可以通過操作這種柔性多自由度手術器械進行病灶切除、縫合打結等復雜操作。本發明可以在進入人體之后展開,獲得更大的操作空間,避免兩工具之間的互相干涉,并且單個器械具有上下俯仰、左右擺動、腕部扭轉和夾持多個自由度。本發明可以完全替代普通手術工具,并且可以安裝在機械臂上,由醫生使用主從操作的方法、在內窺鏡視野下進行遠距離的操作控制。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手術器械,所述柔性手術器械包括柔性末端部分(01)和控制箱部分(02),所述柔性末端部分(01)和所述控制箱部分(02)之間機械連接;
所述柔性末端部分(01)包括順次連接的展開部分(011)、關節部分(012)和末端部分(013);
所述展開部分(011)包括長桿(1),蛇形件(2),固定圈(3),一對螺栓(4)以及長關節件(5);所述展開部分(011)還包括兩根繩索(1111);
優選的,由所述兩根繩索穿越上述部件并控制展開動作,一側的繩索收短,另一側的繩索會放長,從而實現彎曲展開的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80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