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夠輻射雙波束和第三波束的天線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6750.1 | 申請日: | 2021-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4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忠操;谷慧蓉;陳國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森伯格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50;H01Q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楊勝軍 |
| 地址: | 21534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輻射 波束 第三 天線 | ||
本公開內容涉及一種天線,所述天線包括:至少用于形成雙波束的振子陣列,所述振子陣列包括至少三個振子;以及饋電網絡,饋電網絡具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信號輸入端,所述饋電網絡還包括第一雙工器,所述第一雙工器包括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以及輸出端;其中,所述第一雙工器通過所述輸出端與所述至少三個振子中的至少一個振子電連接并且所述第一雙工器被構造為對與雙波束信號相關聯的信號以及與與所述雙波束信號工作在不同頻段的第三波束信號相關聯的信號進行處理得到包括與所述雙波束信號相關聯的第一信號分量和與所述第三波束信號相關聯的第二信號分量的組合信號,以使得與所述第一雙工器電連接的所述至少一個振子將所述組合信號輻射出去。
技術領域
本公開內容涉及通信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能夠輻射雙波束和諸如65°波束的第三波束的天線。
背景技術
移動通信技術在持續地飛速發展,移動通信網絡也在持續地升級換代?;咎炀€作為移動通信網絡的關鍵設備,其性能指標和實用功能也在持續地改進提高。多頻混合網絡基站天線使得單個天線罩內的多個振子陣列可以工作于多個頻段并同時支持多種制式的網絡,從而減少了網絡中的天線總數,降低了建站成本,緩解了天線站址資源矛盾。
對于既能輻射雙波束又能輻射65°波束的混合型天線,其雙波束部分和65°部分分別具有相應的振子陣列,這將使得振子陣列的體積較大而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對于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的深刻理解,本公開內容的發明人在本案中提出一種新的天線,即通過使用新穎的包括雙工器的饋電網絡,利用此新穎的饋電網絡可在不額外增加振子的情況下輻射出一個或多個65°波束。該方式可以減少一列或多列天線振子,進而大大縮小天線尺寸,與此同時,能夠降低天線振子帶來的成本。
具體而言,本公開內容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種天線,所述天線包括:
至少用于形成雙波束的振子陣列,所述振子陣列包括至少三個振子;以及
饋電網絡,所述饋電網絡具有第一信號輸入端、第二信號輸入端和第三信號輸入端,所述第一信號輸入端、第二信號輸入端和第三信號輸入端分別被構造用于輸入用于形成第一波束的第一波束信號、用于形成第二波束的第二波束信號以及用于形成第三波束的第三波束信號,其中,所述饋電網絡包括第一雙工器,所述第一雙工器包括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雙工器通過所述輸出端與所述至少三個振子中的至少一個振子電連接并且所述第一雙工器被構造為對與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信號和/或所述第二波束信號的雙波束信號相關聯的信號以及與與所述雙波束信號工作在不同頻段的所述第三波束信號相關聯的信號進行處理得到包括與所述雙波束信號相關聯的第一信號分量和與所述第三波束信號相關聯的第二信號分量的組合信號,以使得與所述第一雙工器電連接的所述至少一個振子將所述組合信號輻射出去。
借助于上述的第一雙工器,包括與所述雙波束信號相關聯的第一信號分量和與所述第三波束信號相關聯的第二信號分量的組合信號能夠通過例如同一個振子輻射出去,從而實現了振子的復用,即該振子既能夠輻射出雙波束信號也能夠輻射出諸如65°波束的第三波束信號,從而減少了振子的數量,降低了振子所帶來的成本。在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了解,所述至少三個振子既能夠排列成一排,也能夠形成其他排列方式,例如具有多排的振子。
在依據本公開內容的一個實施例之中,所述第三波束信號為用于形成65°波束的信號。在此,第三波束信號舉例來說例如是用于形成65°波束的信號,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了解,此處的用于形成65°波束的信號僅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他例如用于形成55°至75°波束的信號都是可能的,只要其與所述雙波束信號工作在不同頻段即可。由此能夠使得該天線能夠同時輻射出第一波束、第二波束以及第三波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森伯格技術有限公司,未經羅森伯格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67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