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控制裝置、車輛控制方法及記錄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76343.0 | 申請日: | 2021-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942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茂呂澤亮;劉海嵩;中島章;大熊顯至;丸山弘明;松尾祥和;東嵩士;山口文彰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E05F15/70 | 分類號: | E05F15/70;E05F15/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成哲;黃綸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控制 裝置 方法 記錄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車輛控制裝置、車輛控制方法及記錄介質。能夠減輕利用者從車輛下車時的負擔。車輛控制裝置(10)具備:乘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12),其識別乘坐車輛(1)的利用者的人數即乘車利用者數量,并將該乘車利用者數量保存于存儲部(80);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13),其在由乘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12)識別出乘車利用者數量之后,識別從車輛(1)下了車的利用者的數量即下車利用者數量;以及動力車門控制部(20),其在保存于存儲部(80)的乘車利用者數量與由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13)識別出的下車利用者數量一致時,使利用者下車時所使用的至少一個動力車門進行關閉動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控制裝置、車輛控制方法及記錄介質。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使用圖像認證的車輛的進入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上述進入系統具備根據電波、超聲波、紅外線或車輛的周邊圖像來檢測接近車輛的人的周邊監視單元,在檢測到接近車輛的人的情況下,對人進行拍攝,執行基于虹膜的本人確認。然后,上述進入系統在確認了是本人的情況下,將車門解鎖。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38817號公報
根據上述現有的進入系統,利用者只要通過接近車輛就能夠將車門解鎖,因此,能夠減輕利用者上車時的負擔。而且,為了提高利用者在使用車輛方面的使用便利性,期望不僅在上車時減輕利用者的負擔,在從車輛下車時也減輕利用者的負擔。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輕利用者從車輛下車時的負擔的車輛控制裝置、車輛控制方法及記錄介質。
作為用于實現上述目的的第1方案,列舉出一種車輛控制裝置,其控制車輛所具備的動力車門的關閉動作,其中,所述車輛控制裝置具備:乘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其識別乘坐所述車輛的利用者的人數即乘車利用者數量,并將該乘車利用者數量保存于存儲部;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其在由所述乘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識別出所述乘車利用者數量之后,識別從所述車輛下了車的所述利用者的數量即下車利用者數量;以及動力車門控制部,其在保存于所述存儲部的所述乘車利用者數量與由所述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識別出的所述下車利用者數量一致時,使所述利用者下車時所使用的至少一個所述動力車門進行關閉動作。
這里,動力車門是指通過電動致動器、液壓致動器等進行關閉動作的車門。
在上述車輛控制裝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車輛具有多個所述動力車門,所述車輛控制裝置具備不同車門下車設想人數設定部,該不同車門下車設想人數設定部按照乘坐于所述車輛的每個所述利用者,確定設想該利用者從所述車輛下車時會使用的所述動力車門即下車使用設想車門,由此,按照每個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設定設想在下車時會使用該下車使用設想車門的所述利用者的數量即不同車門下車設想人數,所述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按照所述利用者下車時使用的所述動力車門,區別地識別從所述車輛下了車的所述利用者的人數,所述動力車門控制部按照每個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進行動力車門單獨關閉動作處理,在該動力車門單獨關閉動作處理中,在由所述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識別出的從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下了車的所述利用者的人數與所述不同車門下車設想人數一致時使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進行關閉動作。
在上述車輛控制裝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車輛控制裝置具備下車利用者狀況識別部,該下車利用者狀況識別部識別從所述車輛下了車的所述利用者的狀況,在所述動力車門單獨關閉動作處理中由所述下車利用者數量識別部識別出的從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下了車的所述利用者的人數與所述不同車門下車設想人數一致、并且由所述下車利用者狀況識別部識別出從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下了車的所述利用者從所述車輛離開了規定距離以上且后背朝向所述車輛的情況下,所述動力車門控制部使所述下車使用設想車門進行關閉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63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