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3890.3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1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下垣好文;井本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艾科賽迪 |
| 主分類號: | H02K5/20 | 分類號: | H02K5/20;H02K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沈丹陽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 ||
一種電機,抑制軸承部件的劣化。電機(100)具備支承框架(2)、定子(3)、軸承部件(4a)以及轉子(5)。支承框架具有第一筒狀部(21)、第二筒狀部(22)以及通氣孔(23)。第二筒狀部配置在第一筒狀部的徑向外側。通氣孔在第一筒狀部與第二筒狀部之間沿著軸向延伸。定子配置在第二筒狀部的徑向外側。定子由第二筒狀部支承。軸承部件在第一筒狀部內由第一筒狀部支承。轉子具有轉子框架(51)、軸(52)以及永磁鐵(53)。轉子框架在軸向上配置在支承框架的第一側。軸固定于轉子框架。軸通過軸承部件能夠旋轉地安裝于支承框架。永磁鐵配置在定子的徑向外側。永磁鐵由轉子框架支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無人機開始普及。一般,無人機具有主體部、從主體部呈放射狀延伸的多個框架、以及安裝于各框架的前端的電機。電機使推進器旋轉。用于該無人機的電機具有外殼,并通過該外殼來支承軸承部件及線圈部(參照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9/0181701號說明書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如上述那樣構成的無人機用的電機中,線圈部發熱。并且,從線圈部通過外殼向軸承部件傳熱,其結果,會發生軸承部件劣化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問題在于,抑制軸承部件的劣化。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的某一側面所涉及的電機具備支承框架、定子、軸承部件以及轉子。支承框架具有第一筒狀部、第二筒狀部以及通氣孔。第二筒狀部配置在第一筒狀部的徑向外側。通氣孔在第一筒狀部與第二筒狀部之間沿著軸向延伸。定子配置在第二筒狀部的徑向外側。定子由第二筒狀部支承。軸承部件在第一筒狀部內由第一筒狀部支承。轉子具有轉子框架、軸以及永磁鐵。轉子框架在軸向上配置于支承框架的第一側。軸固定于轉子框架。軸通過軸承部件以能夠旋轉的方式安裝于支承框架。永磁鐵配置在定子的徑向外側。永磁鐵由轉子框架支承。
根據該構成,由于定子由第二筒狀部支承,所以從定子向第二筒狀部傳熱。由于在該第二筒狀部與第一筒狀部之間形成有通氣孔,所以能夠抑制從第二筒狀部向第一筒狀部傳熱。其結果,由于還抑制向由第一筒狀部支承的軸承部件的傳熱,所以能夠抑制軸承部件的劣化。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在該通氣孔內,由于通過推進器進行旋轉而被供給到電機內的空氣流動,所以第一筒狀部和第二筒狀部被冷卻。其結果,能夠進一步抑制從第二筒狀部向第一筒狀部傳熱,并且進一步抑制向軸承部件的傳熱。
優選的是,第一筒狀部具有比第二筒狀部更向軸向的第一側突出的突出部。通過該突出部,能夠將空氣向通氣孔引導。
優選的是,第一筒狀部具有主體部。突出部從主體部向軸向的第一側突出。突出部的外徑比主體部的外徑小。
優選的是,軸承部件在突出部內被支承。
優選的是,轉子框架具有沿著周向排列的多個貫通孔。貫通孔相對于通氣孔配置在徑向外側。
優選的是,轉子框架具有傾斜部。傾斜部朝向徑向外側接近軸向的第二側。貫通孔形成于傾斜部。根據該構成,能夠向通氣孔供給通過貫通孔進入到電機內的空氣。
優選的是,通氣孔的截面積在軸向第一側的端部,朝向軸向的第一側而逐漸變大。
優選的是,轉子具有從轉子框架向軸向的第一側突出的凸臺部。凸臺部構成為供推進器安裝。
優選的是,定子具有定子鐵心和卷繞于定子鐵心的線圈部。
優選的是,線圈部比第二筒狀部更向軸向的第一側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艾科賽迪,未經株式會社艾科賽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38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