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72401.2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6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兵;岳超;郭靜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省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C1/00;A01C1/08;A01G13/00;A01G24/10;A01G24/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地松 成活率 培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驟一,種子采集;步驟二,種子處理;步驟三,種子育苗;步驟四,播種栽種;步驟五,病蟲防治;其中在上述步驟一中,人工選擇成熟的濕地松球果,當球果由青色變為赤褐色時,即應及時采集;將采集的濕地松球果進行清洗,將其低溫存儲;其中在上述步驟二中,將存儲的濕地松球果種子倒入消毒桶中,兌入高錳酸鉀與福爾馬林溶液;該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操作簡單,選擇成熟的幼苗種子,再將其進行消毒與催芽,大大提升其發芽率,保證全苗,同時栽種時使用營養土覆蓋,減輕病害,提高其存活率,且采用波爾多液與石灰水防治病蟲,避免病蟲損傷濕地松,有利于濕地松存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濕地松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濕地松為速生常綠喬木,原產于北美東南沿海、古巴、中美洲等地,可成叢成片栽植,亦適于庭園、草地孤植、叢植作庇蔭樹及背景樹;傳統濕地松直接采用幼苗栽種進行培育,導致濕地松不能獲得足夠的養分,降低其出芽率,同時極易受到病蟲災害,降低其成活率;針對這些缺陷,設計一種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濕地松高成活率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驟一,種子采集;步驟二,種子處理;步驟三,種子育苗;步驟四,播種栽種;步驟五,病蟲防治;
其中在上述步驟一中,種子采集包括以下步驟:
1)人工選擇成熟的濕地松球果,當球果由青色變為赤褐色時,即應及時采集;
2)將采集的濕地松球果進行清洗,隨后稱量采集的濕地松球果,將其低溫存儲;
其中在上述步驟二中,種子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1)人工將步驟一2)中存儲的濕地松球果種子倒入消毒桶中,兌入高錳酸鉀與福爾馬林溶液,浸泡20-30min;
2)將濕地松球果種子撈出,并將其密封進保鮮膜中,密封2-3h,隨后將其用清水沖洗2-3遍;
其中在上述步驟三中,種子育苗包括以下步驟:
1)人工將步驟二2)中消毒后濕地松球果種子倒入置料桶中,兌入40-60℃度溫熱水,浸泡5-10h,待自然冷卻,再次浸泡20-24h;
2)將濕地松球果種子取出,使用紗布包住放入竹籮或籃內,蓋上棉絮,恒溫存儲,直至種子開始暴咀露白后,即可播種;
其中在上述步驟四中,播種栽種包括以下步驟:
1)人工將播種地進行翻耕,隨后將營養袋填入樹苗坑中,將樹苗坑淋濕透,再將步驟三2)中濕地松球果種子放下去,表面覆蓋泥土;
2)再將過磷酸鈣拌勻,倒在樹苗坑中,隨后添加營養土,淋水2-3遍,即可栽種完成;
其中在上述步驟五中,人工觀察幼苗成長狀況,待幼苗出土后,每隔7天噴射波爾多液,連續兩個月,再將每顆幼苗撒上石灰水,防治病蟲。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一2)中低溫存儲溫度為3-8℃。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二1)中高錳酸鉀與福爾馬林溶液比例為3∶2。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三2)中存儲時需要每天淋溫水。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四2)中營養土為動物糞便與泥土按照1∶2混合而成。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五中幼苗出土后需要將周圍雜草清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省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未經湖南省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24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野營房修理的方法
- 下一篇:語音測評方法、裝置和計算機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