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及裝置、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71641.0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91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3 |
| 發明(設計)人: | 顏浩;魏向陽;楊林;申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36 | 分類號: | F24F11/36;F24F11/64;F24F11/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徐富杰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控制 空調器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智能空調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包括:控制空調器運行空氣調節模式并獲取空調器的冷媒循環狀態;在空調器的冷媒循環狀態為冷媒循環異常的情況下,控制空調器的壓縮機停機且室內風機保持運轉達到第一預設時長;重復以上操作預設次數后,在空調器仍然存在冷媒循環異常的情況下,確定空調器發生冷媒泄漏。本申請一方面能夠避免壓縮機過熱造成損壞,另一方面通過重復執行該過程達到預設次數,能夠降低對冷媒泄漏的誤判率,較為準確地判斷出空調器是否出現了冷媒泄漏。本申請還公開一種用于控制空調器的裝置及空調器。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智能空調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一種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及裝置、空調器。
背景技術
空調器具有密閉的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內流動著冷媒。循環系統可能在某種原因下導致冷媒泄露。當冷媒發生泄漏后,除了造成空調器制冷/制熱效果差,空調器能效低下以外,壓縮機的排氣溫度也升高。并且,隨著時間推移,壓縮機的排氣溫度有逐步升高的趨勢。
目前,有些方案能夠判斷空調器的冷媒是否發生泄漏,并在判斷冷媒發生泄漏后直接將空調器停機。
在實現本公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空調器對冷媒泄漏的情況存在誤判,導致空調器無故停機,影響用戶使用體驗。
發明內容
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而是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及裝置、空調器,以解決空調器對冷媒泄漏的情況存在誤判,導致空調器無故停機,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的技術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空調器運行空氣調節模式并獲取所述空調器的冷媒循環狀態;
在所述空調器的冷媒循環狀態為冷媒循環異常的情況下,控制所述空調器的壓縮機停機且室內風機保持運轉達到第一預設時長;
重復以上操作預設次數后,在所述空調器仍然存在冷媒循環異常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空調器發生冷媒泄漏。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裝置包括處理器和存儲有程序指令的存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在執行所述程序指令時,執行如前述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空調器包括如前述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調器的裝置。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及裝置、空調器,可以實現以下技術效果:采用預設次數重復執行空調器冷媒循環狀態的獲取,以及在冷媒循環狀態為異常的情況下,控制壓縮機停機以及內風機持續運轉達第一預設時長,若空調器仍然存在冷媒循環異常的現象,則確定空調器發生冷媒泄漏。這樣一方面能夠避免壓縮機過熱造成損壞,另一方面通過重復執行該過程達到預設次數,能夠降低對冷媒泄漏的誤判率,較為準確地判斷出空調器是否出現了冷媒泄漏。
以上的總體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和附圖并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示為類似的元件,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圖1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3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一個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圖4是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個用于控制空調器的方法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16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