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協議無關的啟發式源路由發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71479.2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77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潛;劉江;周宇柯;陳進;張俊周 | 申請(專利權)人: | 鵬城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45/02 | 分類號: | H04L45/02;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陽波 |
| 地址: | 51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協議 無關 啟發式 路由 發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協議無關的啟發式源路由發現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獲取Walker星座構型,并根據所述Walker星座構型構建衛星網絡拓撲;根據所述衛星網絡拓撲,得到從源衛星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根據所述路由路徑,生成MPLS標簽方式的封裝數據包,并將所述封裝數據包發送至目的衛星。本發明實施例通過使用協議無關的MPLS傳輸方式可以適配多種協議,使用基于邏輯位置方式來對標簽編碼,使得在衛星運行期間不需要再更新衛星的標簽配置;引入邏輯位置信息作為啟發函數指導路由學習,僅需要部分衛星參與路由學習,極大降低網絡中的信令流量和參與路由學習衛星數量,提高路由收斂效率,提高網絡可用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協議無關的啟發式源路由發現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LEO低軌衛星網絡的路由方式主要為快照路由加動態路由方式。快照路由將衛星運行周期切割成一系列時間片,每個時間片內拓撲固定不變,因而在時間片內路由表也就能固定不變。衛星根據當前所在的時間片選用對應的路由表指導數據包轉發。而動態路由發生在某些衛星或鏈路損毀導致的原路由不可用的時刻,一般采用全網泛洪的距離矢量路由協議先獲取整個星座的拓撲圖再根據權重和距離等參數進行路徑計算。當低軌衛星迅速增多,傳統動態路由存在泛洪信息過多、收斂慢、收斂結果抖動的缺點。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協議無關的啟發式源路由發現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傳統動態路由存在泛洪信息過多、收斂慢、收斂結果抖動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協議無關的啟發式源路由發現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Walker星座構型,并根據所述Walker星座構型構建衛星網絡拓撲;
根據所述衛星網絡拓撲,得到從源衛星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
根據所述路由路徑,生成MPLS標簽方式的封裝數據包,并將所述封裝數據包發送至目的衛星。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其中,所述衛星網絡拓撲的生成方式為:
獲取衛星節點的邏輯位置;
根據所述邏輯位置,生成衛星網絡拓撲。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其中,所述根據所述衛星網絡拓撲,得到從所述源衛星到所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包括:
根據所述衛星網絡拓撲與所述衛星節點之間的預設關系,得到源衛星的邏輯位置和目的衛星的邏輯位置;
當所述衛星節點對應的衛星沒有損壞并且所述衛星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處于連接狀態時,采用快照路由算法,計算從所述源衛星的邏輯位置到所述目的衛星的邏輯位置的路由,得到從所述源衛星到所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
當所述衛星節點對應的衛星損壞或者所述衛星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采用動態路由算法計算從所述源衛星的邏輯位置到所述目的衛星的邏輯位置的路由,得到從所述源衛星到所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其中,所述當所述衛星節點對應的衛星損壞或者所述衛星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采用動態路由算法計算從所述源衛星的邏輯位置到所述目的衛星的邏輯位置的路由,得到從所述源衛星到所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包括:
當所述衛星節點對應的衛星損壞或者所述衛星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處于斷開狀態時,獲取所述衛星節點到所述目的衛星的曼哈頓距離;
將所述衛星節點和所述曼哈頓距離存入第一隊列;
對所述第一隊列進行遍歷計算,得到從所述源衛星到所述目的衛星的路由路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鵬城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未經鵬城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14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藍寶石晶體生長熱場結構及其生長方法
- 下一篇:基于腳部姿態交互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