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銹鋼增粘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71285.2 | 申請日: | 2021-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5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光祥;曾慶銘;張建;葉世明;陳懷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寶龍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4/02 | 分類號: | C09J4/02;C09J4/06;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鄭平 |
| 地址: | 262699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銹鋼 增粘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公開屬于有機硅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不銹鋼增粘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不銹鋼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硼酸酯、丙烯酸酯和鈦酸酯攪拌均勻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在較低溫度下反應較短時間,然后升溫至較高溫度,反應較長時間;再次升高溫度,進行真空蒸餾,直至無餾分,得產物。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硅氫加成方法制備的增粘劑需要使用鉑金催化劑,價格昂貴。且硅橡膠中的其他組分也容易使得鉑金催化劑失活,失去增粘的性能,與硅橡膠自身的相容性不好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有機硅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不銹鋼增粘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這里的陳述僅提供與本公開有關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構成現有技術。
硅橡膠由于自身的惰性使其并不具備良好的粘接性能。為了提高硅橡膠與基材的粘結性,通常采用對基材進行底涂或向硅橡膠中添加增粘劑的方法來加強硅橡膠的粘接性能。底涂材料中含有的溶劑揮發后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從環保角度出發,將增粘劑添加在硅橡膠中來提高其與基材的粘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硅橡膠中添加的大多數增粘劑是含有環氧基團和氨基基團的增粘劑,或特定的有機氫聚硅氧烷和可水解的有機硅化合物,對塑料及不銹鋼有很好的粘接性。增粘劑的制備已經成為當下硅橡膠粘結領域的熱點。
不銹鋼的表面由于化學惰性,造成硅橡膠難以在其表面進行粘接。傳統的環氧基和氨基混合的增粘體系對金屬基材的粘接性能較差。硼酸酯作為增粘劑的成分可以有效增加對金屬類材料的粘接性能。現有技術中將硼酸酯與含不飽和鍵的羥基化合物進行酯交換得不含飽和鍵的硼酸酯增粘劑,可在不使用底涂劑的條件下大幅提高液體硅橡膠對金屬基材的粘接性;現有技術中還用1,3-二烯丙基-5-縮水甘油基異氰脲酸酯和三乙氧基硅烷,通過硅氫加成反應得增粘劑,但是該增粘劑需要用到鉑金催化劑,易使其中毒。現有技術中還用含氫硅油、甲苯、對羥基苯甲醚及丙烯酸酯類在鉑金催化劑催化下得到增粘劑,該增粘劑能大幅提高液體硅橡膠的粘結性能。但發明人發現,一方面,使用硅氫加成方法制備的增粘劑需要使用鉑金催化劑,價格昂貴。另一方面,硅橡膠中的其他組分也容易使得鉑金催化劑失活,失去增粘的性能,與硅橡膠自身的相容性不好。因此,開發具有強粘接性能的非鉑金催化的硅橡膠用增粘劑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使用硅氫加成方法制備的增粘劑需要使用鉑金催化劑,價格昂貴。且硅橡膠中的其他組分也容易使得鉑金催化劑失活,失去增粘的性能,與硅橡膠自身的相容性不好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非鉑金催化的硅橡膠用增粘劑。
具體的,本公開一個或一些實施方式中,提供一種不銹鋼增粘劑,包括硼酸酯、丙烯酸酯和鈦酸酯的真空蒸餾產物。
本公開一個或一些實施方式中,提供一種不銹鋼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硼酸酯、丙烯酸酯和鈦酸酯攪拌均勻成混合物,將混合物在較低溫度下反應較短時間,然后升溫至較高溫度,反應較長時間;
2)再次升高溫度,進行真空蒸餾,直至無餾分,得產物。
本公開一個或一些實施方式中,提供上述不銹鋼增粘劑或上述不銹鋼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制得的產品在硅橡膠中的應用。
本公開一個或一些實施方式中,提供一種不銹鋼和硅橡膠的復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上述不銹鋼增粘劑或上述不銹鋼增粘劑的制備方法制得的產品加入到硅橡膠中,再加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有機錫攪拌均勻,將其涂抹在待復合不銹鋼上,既得;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或一些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1)本公開所制備的加成型液體硅橡膠所用增粘劑具有優異的粘結性能。工藝簡單,只需將增粘劑加入硅橡膠中攪拌均勻即可,解決了工藝復雜、使用催化劑易中毒能等的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寶龍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寶龍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712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