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接觸異常檢測的光伏組件耐壓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8934.3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4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科;張志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和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50/10 | 分類號: | H02S50/10;G01R31/12;G01R31/52;G01R31/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常芳 |
| 地址: | 2130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異常 檢測 組件 耐壓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接觸異常檢測的光伏組件耐壓測試方法,測試儀高壓端,當高壓輸出端S3和電壓回讀端S4與接線盒引出線都連接好時,V2讀數和V3讀數相等;若高壓輸出端S3或電壓回讀端S4未與組件連接好,V2的讀數和V3的讀數不同,則測試儀輸出異常檢測信號,當漏電流采樣端S5和低壓采樣端S6與組件金屬邊框接觸良好時,由光耦U1、隔離電源U2、限流保護電阻R6和限流保護電阻R7組成的回路導通,光耦U1工作,輸出Vo;若V2和V3的讀數不相等,或光耦U1不工作,Vo沒有輸出,該測試方法可以判斷測試線和光伏組件的接觸在測試過程中是否可靠,從而避免由于接觸不良而導致的誤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伏組件耐壓測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接觸異常檢測的光伏組件耐壓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光伏組件的耐壓測試,主要測試組件接線盒電纜和金屬邊框之間絕緣電阻R1、R2的耐壓和漏電流。測試過程中,合格的組件漏電流很小,當測試連接線斷裂、未連接好或測試探針與金屬邊框未接觸到,這幾種情況都會導致測試漏電流值非常小,測試判斷合格,從而導致誤判。同時,在自動化測試過程中,當測試治具在不知道和被測組件之間連接是否可靠的情況下,如果先施加高壓,再連接測試線,高壓會有擊穿光伏板內硅片或接線盒內防反接二極管的危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接觸異常檢測的光伏組件耐壓測試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光伏組件的耐壓測試過程中試連接線斷裂、未連接好或測試探針與金屬邊框未接觸到會導致測試漏電流值非常小,測試判斷合格,從而導致誤判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一種帶接觸異常檢測的光伏組件耐壓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耐壓測試儀的高壓輸出端S3、電壓回讀端S4、漏電流采樣端S5、低壓采樣端S6分別連接在接線盒引出線上;
在所述耐壓測試儀的所述高壓輸出端S3上增加電壓回讀端S4,獲取所述高壓輸出端S3和所述電壓回讀端S4的讀數V2和V3;
在所述耐壓測試儀的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上增加低壓采樣端S6,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和所述低壓采樣端S6之間串聯低壓測試電路,輸出判斷電壓Vo;
當高壓端和低壓端都檢測到接觸良好的信號后測試儀再輸出高壓測試,否則,輸出異常檢測的報警信號。
其中,在“所述耐壓測試儀的所述高壓輸出端S3上增加電壓回讀端S4,獲取所述高壓輸出端S3和所述電壓回讀端S4的讀數V2和V3”中:
當所述高壓輸出端S3和所述電壓回讀端S4與接線盒引出線都連接好時,V2 讀數和V3讀數相等。
其中,在“所述耐壓測試儀的所述高壓輸出端S3上增加電壓回讀端S4,獲取所述高壓輸出端S3和所述電壓回讀端S4的讀數V2和V3”中:
若所述高壓輸出端S3和所述電壓回讀端S4未與接線盒引出線連接好,V2 的讀數和V3的讀數不同,則所述耐壓測試儀輸出異常檢測信號。
其中,在“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和所述低壓采樣端S6之間串聯低壓測試電路,輸出判斷電壓Vo”中:
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和所述低壓采樣端S6之間串聯有隔離電源U2、光耦 U1、限流保護電阻R6和限流保護電阻R7,光耦U1輸出判斷電壓Vo。
其中,在“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和所述低壓采樣端S6之間串聯有隔離電源U2、光耦U1、限流保護電阻R6和限流保護電阻R7,光耦U1輸出判斷電壓 Vo”中:
當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和所述低壓采樣端S6被外部導體短路時,光耦U1、隔離電源U2、限流保護電阻R6和限流保護電阻R7組成的回路導通,光耦U1 有輸出Vo,則說明所述漏電流采樣端S5和所述低壓采樣端S6與金屬邊框接觸良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和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和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89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