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8686.2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1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杜文靜;劉錦霞;李晶;李娜;丁品;付麟雲;武建榮;張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 |
| 代理公司: | 蘭州振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張晉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白條 黨參 種子 萌發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進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方法,本方法采用高濕度高溫熏蒸,結合微生物制劑促萌發的原理,有效縮短了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時間。同時加入的微生物制劑可在促萌發階段進入種子內部,以內生菌形式共存,促進種子萌發及種苗生長,提高種子抗性。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簡便,處理成本低廉,處理時間短,出芽率高,出芽粗壯,適合大面積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物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促進白條種子萌發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白條黨參是傳統補益藥,也是甘肅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白條黨參種子細小,直接播種時由于撒種或覆土過厚,都會使出苗率明顯降低或不出苗。因此,當前白條黨參種植普遍采用種子育苗再種植的方法。現有技術,為使白條黨參種子提早發芽,可用溫水浸種后室溫下沙地催芽的方法進行處理,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這種方法耗時長,對環境要求高,操作繁瑣,種子萌發率低,且出芽細弱,存活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促進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將白條黨參種子平鋪在紗布上,紗布下方采用水蒸氣熏蒸,使紗布始終保持濕潤,紗布溫度維持在60℃左右,避光條件下熏蒸6-8h;
(2)向熏蒸后的種子上噴灑活菌數量106-7個/ml的中華根瘤菌發酵液;
(3)將種子連同紗布移入25℃的封閉空間內,噴水保持紗布濕潤,1-2天種子裂口后即可育苗。
作為優選,步驟(1)所述的水蒸氣熏蒸溫度為65℃,熏蒸時間4h。
作為優選,步驟(2)中所述的中華根瘤菌為中華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GO4,該菌株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編號為CGMCC No.11376。
作為優選,步驟(3)所述的噴水保持濕潤可以用噴步驟(2)所述發酵液替代。
本發明提供的促進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方法,針對白條黨參種子小、種皮厚萌發慢、發芽率低的問題,采用高濕度高溫熏蒸,結合微生物制劑促萌發的原理,有效縮短了白條黨參種子萌發的時間。同時加入的微生物制劑可在促萌發階段進入種子內部,以內生菌形式共存,促進種子萌發及種苗生長,提高種子抗性。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簡便,處理成本低廉,處理時間短,出芽率高,出芽粗壯,適合大面積推廣使用。
保藏說明
菌種名稱:中華根瘤菌
拉丁名:Sinorhizobium sp.
菌株編號:GO4
保藏機構: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機構簡稱: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
保藏日期:2015年9月14日
保藏中心登記入冊編號:CGMCC No.11376。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可以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白條黨參種子為甘肅省漳縣藥農自行采收的種子。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培養基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未經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86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