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緩沖存儲裝置以及用于緩存在儲熱介質中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4952.4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7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N·N·科潘;J·勒多特;V·G·帕蘭特;H·塔肖 | 申請(專利權)人: | TPLK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5/00 | 分類號: | B65G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萬宇;陳浩然 |
| 地址: | 奧地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緩沖 存儲 裝置 以及 用于 緩存 介質 中的 方法 | ||
1.一種緩沖存儲裝置(1),包括被填充以作為儲熱介質的鹽水(5)的地下存儲容器(3)、被填充以第一載熱介質(11,12)的初級循環(10)以及被填充以第二載熱介質(21,22)的次級循環(20),其中,第一熱傳遞器(W1)在由所述第一載熱介質(11,12)穿流的初級循環(10)中被設立用于將被輸入到所述初級循環(10)中的余熱由所述第一載熱介質(11,12)傳遞到在所述地下存儲容器(3)中的鹽水(5)處,且第二熱傳遞器(W2)在由所述第二載熱介質(21,22)穿流的次級循環(20)中被設立用于在需要時至少部分將被存儲在所述地下存儲容器(3)中的鹽水(5)中的余熱傳遞到所述第二載熱介質(21,22)處,其中,所述次級循環(20)與至少一個熱負載相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存儲容器(3)是在不透水的巖層(2)中、優選地在鹽丘中的空腔(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水(5)是帶有每1l水至少14g溶解物質的鹽的水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水(5)包含以溶解形式的氯化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水(5)包含帶有2質量百分比至30質量百分比、優選地10質量百分比至30質量百分比、特別優選地20質量百分比至30質量百分比的濃度的以溶解形式的氯化鈉。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水(5)包含以溶解形式的氯化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鹽水(5)包含帶有2質量百分比至30質量百分比、優選地10質量百分比至30質量百分比、特別優選地20質量百分比至30質量百分比的濃度的以溶解形式的氯化鉀。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循環(10)的載熱介質(11,12)從如下組中被選出:水、酒精-水溶液、鹽-水溶液、熱油。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緩沖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級循環(20)的第二載熱介質(21,22)從如下組中被選出:水、酒精-水溶液、氨、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鹵化碳氫化合物。
10.一種用于將余熱緩存在儲熱介質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驟:
- 將待存儲的余熱輸入到被填充以第一載熱介質(11,12)的初級循環(10)中;
- 將所述余熱以布置在所述初級循環(10)中的由所述第一載熱介質(11,12)穿流的第一熱傳遞器(W1)傳遞到被填充以作為儲熱介質的鹽水(5)的地下存儲容器(3)處;
- 將所述余熱暫存在所述地下存儲容器(3)的鹽水(5)中;
- 將被暫存在所述鹽水(5)中的余熱的至少一部分通過所述余熱以布置在次級循環(20)中的由第二載熱介質(21,22)穿流的第二熱傳遞器(W2)由所述鹽水(5)到所述第二載熱介質(21,22)處的傳遞按需要取出;
- 將所述余熱排出到至少一個與所述次級循環(20)相聯接的熱負載處。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緩沖存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循環(10)以所述第一熱傳遞器(W1)以及所述次級循環(20)以所述第二熱傳遞器(W2)相應導熱地與所述地下存儲容器(3)以及處在其中的鹽水(5)相聯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PLK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未經TPLK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495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源端子接線裝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用于采樣和分析由飛機產生的凝跡的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