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葛根的高效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4323.1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7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體訓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春暉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2/10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63000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葛根 高效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藥材種苗繁育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葛根的高效栽培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葛根的種植效率,種植后一年左右即可采挖;且葛根產量提高,畝產可達2900kg,可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促進葛根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材種苗繁育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葛根的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葛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干燥。甘、辛,涼。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之功。常用于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在對葛根種苗繁育、栽培密度、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系統化研究比較,逐步形成技術參數量化,以達到對葛根的品種選育形成相應標準。對野生葛根資源、自然分布的全面深入調查,對種質資源進行開發性保護研究。對栽培架式、種植密度、肥水管理、綁蔓修根、抹芽打頂、病蟲防治等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對葛根高產高效栽培、研究制定GAP種植標準或相應的操作規程。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促進葛根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葛根的高效栽培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1、苗床準備:選擇背風向陽、砂質土壤、無畜禽危害的山地或園地作為苗床;
2、整地:苗床地整成壟高15~20厘米,壟寬60~100厘米;整地完成后進行施肥,在苗床上每平方米施腐熟廄肥或土雜肥1.5~2.5公斤,深翻耙平,苗床中間稍凸起,兩側溝寬20~30厘米;
3、排種操作:排種前苗床要濕潤,將選擇好的優良品種的葛藤條,以一個枝芽為一顆種,將芽節剪成長6~10厘米的小段,散排在整好的苗床上,為避免重疊,上面蓋2~3毫米厚的細土,原則上達到若隱若現,然后撒施一些腐熟廄肥,再蓋一層稻草,用1.8-2.2米的竹片或竹條,在苗床上插成拱型,每隔35厘米插一根。蓋好農膜,將苗床覆成拱型,四周用土砌底壓實;
4、水分管理:在排種完成后10-12天澆水一次;當種植根萌枝以后,每2-4天澆一次水,保持苗床濕潤;
5、日常管理:保持苗床溫度均衡,在19-21℃為宜,進行光照通風管理;種穗生長嫩枝后可帶土起苗。
進一步,所述的光照通風管理是當溫度達到30℃以上時,揭膜通風或噴水調節,使溫度均衡,將覆蓋的稻草揭開,避免光照直射,晴天在中午適當遮蔭,以防灼傷。
進一步,所述的起苗,是當種穗生長嫩枝,展葉3片,長度5厘米時進行帶土起苗。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葛根的種植效率,種植后一年左右即可采挖;且葛根產量提高,畝產可達2900kg,可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促進葛根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代替,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1、苗床準備:選擇背風向陽、砂質土壤、無畜禽危害的山地或園地作為苗床;
2、整地:苗床地整成壟高20厘米,壟寬80厘米;整地完成后進行施肥,在苗床上每平方米施腐熟廄肥或土雜肥2.0公斤,深翻耙平,苗床中間稍凸起,兩側溝寬25厘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春暉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遵義春暉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43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