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集成電路高低壓隔離的反向電場耦合隔離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64250.6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40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孫瑞澤;賴靜雪;劉超;陳萬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L29/423 | 分類號: | H01L29/423;H01L27/088;H01L21/765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孫一峰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集成電路 低壓 隔離 反向 電場 耦合 結構 | ||
1.一種應用于集成電路高低壓隔離的反向電場耦合隔離結構,所述集成電路為將高壓器件(10)和低壓器件(20)集成在同一襯底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結構包括凹槽(09)、絕緣層(07)和金屬電極(08);所述凹槽(09)沿垂直方向由集成電路上表面延伸至集成電路緩沖層中;絕緣層(07)覆蓋凹槽(09)的底部和側面,并沿集成電路表面向兩側延伸至分別與高壓器件(10)的漏極和低壓器件(20)的源極接觸;金屬電極(08)填充于凹槽(09)內,并通過絕緣層(07)與集成電路隔離,金屬電極(08)與負電源相連;所述隔離結構在高壓器件(10)與低壓器件(20)之間形成一個反向電場,從而減小高壓器件漏極對低壓器件源極和柵極的電場影響;所述金屬電極(08)包括第一金屬電極和第二金屬電極,第一金屬電極靠近高壓器件(10)一側,第二金屬電極靠近低壓器件(20)一側,第一金屬電極電位為零,第二金屬電極電位為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集成電路高低壓隔離的反向電場耦合隔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結構所產生的反向電場強度,通過凹槽(09)的形狀和/或絕緣層(07)的厚度和/或金屬電極(08)的數量進行調整;多個金屬電極(08)之間通過絕緣層(07)隔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集成電路高低壓隔離的反向電場耦合隔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09)的形狀為矩形、梯形、V字型和T字形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集成電路高低壓隔離的反向電場耦合隔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07)在靠近高壓器件(10)一側的厚度大于靠近低壓器件(20)一側的厚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應用于集成電路高低壓隔離的反向電場耦合隔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層(07)底部的厚度,從靠近高壓器件(10)一側到低壓器件(20)一側遞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經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425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結構的形成方法及半導體結構
- 下一篇:多位沙發生產線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