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康復頭部保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4218.8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7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肖蓓;王云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蓓 |
| 主分類號: | A61F5/00 | 分類號: | A61F5/00;A61G7/05;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 康復 頭部 保護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神經康復頭部保護裝置,包括頭部保護機構本體、固定機構調節支架、頭部接觸保護機構、頭部神經電療機構、保護機構避障延板、頭部保護蓄能機構、頭部保護控制機構,頭部保護機構本體內側底端設置有頭部接觸保護機構,頭部接觸保護機構外側設置有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固定機構調節支架頂端側面設置有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底端側面設置有保護機構避障延板,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底端設置有頭部保護控制機構,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側面設置有頭部保護蓄能機構,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便捷,能夠減少外物對頭部的直接觸碰,同時能夠通過電療改善患者病況,大大改善了使用時的舒適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頭部保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神經康復頭部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神經科有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主要區別在于不同的疾病譜和治療疾病的方法。神經內科是獨立的二級學科,主要通過內科手段研究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收治腦血管疾病如:腦梗塞、腦出血、頭痛、癲癇、癡呆、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脫髓鞘性疾病、運動障礙性疾病、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并探索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技術的一門高、精、尖學科;神經外科是外科學中的一個分支,是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應用獨特的神經外科學研究方法,研究人體神經系統,如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與之相關的附屬機構如:顱骨、頭皮、腦血管腦膜等結構的損傷、炎癥、腫瘤、畸形和某些遺傳代謝障礙或功能紊亂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并探索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技術的一門高、精、尖學科。無論神經內科還是外科,對于神經康復恢復期的患者來說,由于其身體平衡能力及運動能力都較差,那么在康復鍛煉中的頭部安全保護及腦功能恢復就尤為重要,傳統保護方法是采用帶帽子,但是傳統帽子無法直接有效保護患者的頭部安全,一旦保護不當可能會導致患者康復時二次受傷,所以如何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便捷,能夠減少外物對頭部的直接觸碰,同時能夠通過電療改善患者病況,大大改善了使用時舒適性的神經康復頭部保護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神經康復頭部保護裝置包括頭部保護機構本體、固定機構調節支架、頭部接觸保護機構、頭部神經電療機構、保護機構避障延板、頭部保護蓄能機構、頭部保護控制機構,頭部保護機構本體內側底端設置有頭部接觸保護機構,頭部接觸保護機構外側設置有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固定機構調節支架頂端側面設置有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底端側面設置有保護機構避障延板,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底端設置有頭部保護控制機構,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側面設置有頭部保護蓄能機構。
作為優選,固定機構調節支架頂端設置有調節支架固定端頭,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外側設置有保護機構包裹層,固定機構調節支架底端設置有調節支架固定圓環。
作為優選,頭部接觸保護機構內側設置有頭部接觸緩沖墊,頭部接觸緩沖墊外側設置有頭部接觸調節機構,頭部接觸保護機構外側底端設置有支架圓環固定槽,支架圓環固定槽底端設置有延板固定槽。
作為優選,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外側設置有透氣機構翻轉蓋板,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內側設置有頭皮電療刺激機構,頭部神經電療機構內側設置有頭皮吸附機構。
作為優選,保護機構避障延板內側設置有延板滑動連桿,延板滑動連桿連接延板固定槽,保護機構避障延板側面邊緣設置有避障延板緩沖墊。
作為優選,頭部保護蓄能機構側面設置有蓄能機構固定端口,頭部保護蓄能機構側面設置有蓄能機構接線端口,蓄能機構接線端口線纜連接頭部神經電療機構。
作為優選,頭部保護控制機構頂端設置有保護控制機構線纜,頭部保護控制機構底端設置有控制機構開關,保護控制機構線纜頂端連接頭部神經電療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蓓,未經肖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42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