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的確定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4200.8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75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閆海軍;位云生;何東博;夏欽禹;孟德偉;李騫;俞霽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G06F17/1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濤;任默聞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均質 性氣 氣井 合理 產量 確定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的確定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對非均質性氣藏氣井進行氣井類型劃分;確定每個氣井類型各自的動態儲量與預設的配產比例之間的第一擬合關系式,以及動態儲量和無阻流量之間的第二擬合關系式;其中,所述配產比例為合理產量與無阻流量之間的比值;根據每個氣井類型各自對應所述第一擬合關系式和第二擬合關系式確定合理產量和無阻流量之間的第三擬合關系式;其中,所述第三擬合關系式用于確定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本發明能夠較準確的評價氣井的生產能力和合理產量,提高氣藏的開發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氣藏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的確定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強非均質性氣藏來說,儲集空間包括孔、縫和洞,儲滲介質復雜,儲層宏觀及微觀滲流特征受多種因素控制,受氣藏本身地質條件、氣井型、完鉆方式及酸壓工藝影響,氣井測試產能差異大,表現出高度無規律的特征,有些氣井測試高產并不一定能保持長期穩產,有些氣井測試中低產但是能在一定產量基礎上保持中長期穩產。因此,對于強非均質性氣藏來說,氣井的初期高產能力(無阻流量大)和長期穩產能力(動態儲量高)并不匹配,因此科學評估氣井生產能力,在保持一定規模基礎上保持中長期穩產能力,可以為氣藏的穩產和高效開發奠定良好的基礎。氣井合理產量確定是氣藏開發過程中一項重要工作,如果氣井配產過高,會導致氣藏儲層因為應力敏感而受到傷害,如果氣藏有邊底水還可能造成氣井過早產水,導致整個氣藏采收率降低;如果配產過低,會導致氣井投資回收周期過長,整個氣田開發經濟效益降低,甚至是沒有效益。因此氣井合理生產能力確定對于氣藏能否實現高效開發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常用的氣井合理產量確定方法有經驗統計法、采氣曲線法、節點分析法、系統優化法和數值模擬法等幾種方法。經驗統計法是通過現場積累的配產經驗公式對氣藏進行配產;采氣曲線法確定的是避免;節點分析方法是在一定油管尺寸條件下,由氣井流入和流出曲線相交確定協調產量;系統優化法是根據氣井生產過程中流體流動的過程(地層-井底-井口),分別給出流體流動方程,并建立動態優化數學模型,最后在一定約束條件下獲得最大產氣量作為氣井合理產氣量;數值模擬方法是根據所建立的氣藏三維地質模型,建立模型區域的氣藏數值模型,并利用氣藏數據模型進行模擬計算,預測開發指標。在這些方法中,經驗統計、采氣曲線法、節點分析法考慮的因素較少,比較簡單,人為因素影響大,對有常規氣藏比較適用。數值模擬方法考慮的因素較多,但需要建立精細地質模型,不能滿足現場快速配產要求。系統優化法可以較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配產不當和設計失誤,配產快速,但是由于地下是一個復雜的三維空間儲滲體,僅僅利用井點附近的靜態數據以及井底井口壓力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其系統分析結果缺乏可信度。
因此,急需一種確定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的方法或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的確定方法及裝置,能夠較準確的評價氣井的生產能力和合理產量,提高氣藏的開發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的確定方法,包括:
對非均質性氣藏氣井進行氣井類型劃分;
確定每個氣井類型各自的動態儲量與預設的配產比例之間的第一擬合關系式,以及動態儲量和無阻流量之間的第二擬合關系式;其中,所述配產比例為合理產量與無阻流量之間的比值;
根據每個氣井類型各自對應所述第一擬合關系式和第二擬合關系式確定合理產量和無阻流量之間的第三擬合關系式;其中,所述第三擬合關系式用于確定非均質性氣藏氣井合理產量。
其中,所述對非均質性氣藏氣井進行氣井類型劃分,包括:
計算非均質性氣藏氣井的無阻流量和氣井動態儲量;
根據所述無阻流量確定氣井初期測試產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42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氣分離裝置和航空發動機
- 下一篇:機匣和航空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