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端可控型憶阻器模擬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63913.2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49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彌;李路平;羅文瑤;王旭亮;陳俊杰;韓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K19/00 | 分類號: | H03K1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控 型憶阻器 模擬 電路 | ||
1.一種三端可控型憶阻器模擬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滯回控制模塊U1,反向滯回控制模塊U2,非易失控制模塊U3,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電流轉換模塊U5,正向滯回控制模U1塊和反向滯回控制模塊U2相連,用于實現憶阻器的雙向滯回特性曲線;非易失控制模塊U3與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相連,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輸出端與電流轉換模塊U5相連;其中,非易失控制模塊U3進一步分為積分電路U3-1和阻值轉換電路U3-2,用于實現非易失特性及阻值轉換特性;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用于產生與憶阻器電流成正比的電壓;電流轉換模塊U5分別與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正向滯回控制模塊U1和反向滯回控制模塊U2相連,用于將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輸出的電壓轉變為電流以此保證憶阻器AB兩端具有相同的電流;
所述正向滯回控制模塊U1包括第一二極管D1,第一晶體管Q1、第二晶體管Q2,第一電阻R1、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一二極管D1的正端接入輸入信號并與第二二極管D2的負端和電流轉換模塊U5的運算放大器U5-1的第5引腳相連,第一二極管D1的負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一端;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一端和第九電阻R9的一端;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第十電阻R10的一端和第一晶體管Q1的基極;第八電阻R8一端連接第一晶體管Q1的集電極和第二晶體管Q2的基極,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第一直流電壓源Vctr的正端,第一直流電壓源Vctr的負端接地,Vctr作為三端可控型憶阻器的閾值/阻態控制端;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晶體管Q2的集電極;
所述反向滯回控制模塊U2包括第二二極管D2,第三晶體管Q3、第四晶體管Q4,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第二直流電壓源V2;第二二極管D2的正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2的負端與第一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和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第六電阻R6和第三晶體管Q3的基極;第四電阻R4一端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集電極和第四晶體管Q4的基極,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第二直流電壓源V2的正端,第二直流電壓源V2負端接地;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第四晶體管Q4的集電極;第十電阻R10的另一端、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和第一晶體管Q1的發射極、第二晶體管Q2的發射極、第三晶體管Q3的發射極、第四晶體管Q4的發射極與第十一電阻R11的一端和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的乘法器第1引腳相連;
所述非易失控制模塊U3采用TL084為主要器件:其中積分電路U3-1中包含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和第一電容C1;阻值轉換電路U3-2中包含電阻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三直流電壓源VS;TL084的第4引腳接+15V、第11引腳接-15V作為芯片的驅動電壓,第3引腳接地,第2引腳分別與第十一電阻R11的另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和第一電容C1的一端相連,第1引腳分別與第一電容C1的另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相連,第5引腳分別與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和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相連,第6引腳直接與第1引腳相連,第7引腳分別與第十四電阻R14的另一端和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相連,第8引腳與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的乘法器第3引腳和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相連,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第9引腳分別與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相連,第10引腳分別與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相連,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接第三直流電壓源VS的正端,第三直流電壓源VS負端接地,第十九電阻R19的另一端直接接地,第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直接接地;
所述的電壓比例控制模塊U4采用型號為AD633AN的乘法器為主要器件:其中,還包括第二十電阻R20、第二十一電阻R21;乘法器AD633AN的第8引腳接+15V、第5引腳接-15V作為芯片的驅動電壓,第2引腳、第4引腳接地,第7引腳與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相連,第6引腳分別與第二十電阻R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相連,第二十一電阻R2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電流轉換模塊U5包括兩個型號為AD844的運算放大器U5-1、U5-2,U5-1、U5-2的第7引腳接+15V、第4引腳接-15V作為芯片的驅動電壓;U5-1的第2引腳和U5-2的第2引腳相連,U5-1的第3引腳與電壓比例控制電路U4的第二十電阻R20的另一端、第二十一電阻R21的一端、乘法器AD633AN的第6引腳相連,U5-1的第3引腳接地;U5-1的第5引腳接輸入信號作為三端可控型憶阻器的輸入端,U5-2的第5引腳直接接地作為三端可控型憶阻器的輸出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391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