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3241.5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5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煥杰;李善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F3/06 | 分類號: | C07F3/06;C07D215/3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尹凡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綠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綠光材料,的結構式如下:本發明通過對8?羥基喹啉結構的5位進行修飾,引入苯乙烯基結構,引入的苯乙烯基團能與8?羥基喹啉結構發生π?π共軛,降低了8?羥基喹啉結構的電子云密度;同時通過對金屬離子的選擇,選用Zn2+,由此得到新的綠光材料,相較于傳統的8?羥基喹啉鋁,電子傳輸性更強,且發射波長紅移,調節波長,能夠進一步滿足彩顯需求。且,本發明提供的綠光材料熱穩定性好,色純度高,是一種新型的優質綠光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綠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以有機發光材料作為發射層材料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8-羥基喹啉鋁是用作電致發光器件中發光層材料的重要物質,因為8-羥基喹啉鋁具有玻璃化溫度高,電子傳輸性良好,以及可以用真空蒸鍍法得到無暇疵的薄膜等優點,一直受到研究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重視。8-羥基喹啉鋁幾乎能夠滿足有機器件對材料提出的要求,是一種難得的電致發光材料。但是,由于8-羥基喹啉鋁的電致發光波長范圍小,仍然具有局限性,不能完全滿足彩顯的需求。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發射波長不同的新型綠光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綠光材料,能夠調節波長,進一步滿足彩顯需求。
具體的,一種綠光材料,所述綠光材料的結構式如式(1)所示:
優選的,所述綠光材料在激發波長為286nm下的發射波長為522n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綠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以8-羥基喹啉和多聚甲醛為原料,通過Blanc氯甲基化反應及醛基的親核加成反應合成5-苯乙烯基-8-羥基喹啉配體,再與Zn2+配位,獲得所述綠光材料。
具體的,所述綠光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8-羥基喹啉、多聚甲醛和鹽酸混合,然后進行第一次加熱反應,再過濾得沉淀,制得5-氯甲基-8-羥基喹啉;
(2)向步驟(1)制得的5-氯甲基-8-羥基喹啉中加入鎂,制備格氏試劑;
(3)稱取步驟(2)制得的格氏試劑、苯甲醛和K2CO3和溶劑A,混合,然后進行第二次加熱反應,過濾得沉淀,制得5-苯乙烯基-8-羥基喹啉;
(4)向步驟(3)制得的5-苯乙烯基-8-羥基喹啉中加入溶劑B,溶解,然后加入含Zn2+的溶液,進行第三次加熱反應,再調pH值,過濾得沉淀,制得所述綠光材料。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第一次加熱反應的溫度為70-90℃,所述第一次加熱反應的時間為6-10h;進一步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第一次加熱反應的溫度為75-85℃,所述第一次加熱反應的時間為6-10h。
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鹽酸的濃度為36%-38%。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溶劑A為有機溶劑,進一步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溶劑A為二甲基甲酰胺(DMF)。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第二次加熱反應的溫度為110-130℃,所述第二次加熱反應的時間為20-30h;進一步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第二次加熱反應的溫度為120-130℃,所述第二次加熱反應的時間為25-30h。
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溶劑B為醇與水的混合液;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醇為乙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未經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32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定位的方法與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二維鈣鈦礦單晶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