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3175.1 | 申請日: | 2021-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29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得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必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孟旸;王麗琴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 感知 設備 壽命 智能 評估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由至少一個功能模塊組成,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組成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評估參數、屬性以及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已工作時長;
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評估參數,獲得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壽命和可靠度;
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壽命和屬性,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最大邊界壽命;
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屬性,確定出其中的可更換模塊;
根據所述可更換模塊的壽命、所述可更換模塊的屬性、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已工作時長、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最大邊界壽命,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使用壽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評估參數包括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元件組成和元件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屬性包括價值占比、是否可更換;
當所述屬性的內容中包括可更換時,所述屬性還包括已使用數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壽命和屬性,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最大邊界壽命,包括:
將價值占比最高的功能模塊的壽命作為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最大邊界壽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屬性,確定出其中的可更換模塊,包括:
將所述屬性的內容包括可更換的功能模塊確定為可更換模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據所述可更換模塊的壽命、所述可更換模塊的屬性、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已工作時長、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最大邊界壽命,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使用壽命,包括:
通過下式獲得所述可更換模塊的最大可使用數量:
其中,D為所述可更換模塊的最大可使用數量,Ta為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最大邊界壽命、Tb為所述可更換模塊的壽命,表示對Ta/Tb的結果向上取整;
通過下式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邊界壽命:
Y=Ta-M
其中,Y為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邊界壽命,M為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已工作時長;
判斷所述可更換模塊已使用數量是否達到所述可更換模塊的最大可使用數量;
如果所述可更換模塊已使用數量未達到所述可更換模塊的最大可使用數量,則通過下式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使用壽命:
W=N×Tb-M
如果所述可更換模塊已使用數量達到所述可更換模塊的最大可使用數量,則通過下式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使用壽命:
W=Ta-M
其中,W為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剩余使用壽命,N表示所述可更換模塊已使用數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評估參數,獲得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可靠度;
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可靠度,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可靠度。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據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可靠度,獲得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可靠度,包括:
將各個所述功能模塊的可靠度中最低的可靠度作為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的可靠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感知設備壽命智能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無線感知設備為無線通信與感知一體化設備;
各個所述功能模塊包括天線、無線通信模塊、數據采集與處理模塊、電源管理模塊、電池、外殼;其中,
所述可更換模塊為電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必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必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317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