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晶粒細化劑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62277.1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32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好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03 | 分類號: | C22C1/03;C22C1/06;C22C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晶粒 細化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晶粒細化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金屬氮化物10%~50%,金屬碳化物10%~50%,稀土元素5%~40%。還提供了上述晶粒細化劑在制備Cu?Cr?Zr合金中的應用。本發明的晶粒細化劑,由金屬氮化物、金屬碳化物和稀土元素組成,在鑄造鉻鋯銅過程中,使柱狀枝晶組織得到較大的改善,組織均勻性得到質的提升,實現材料綜合力學性能的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鑄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晶粒細化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Cu-Cr-Zr合金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抗裂性,且硬度高,耐磨抗爆、軟化溫度高等優勢,同時,其焊接時電極損耗少,焊接速度快,焊接總成本低,在電子信息、導電導熱媒介、工業裝備零部件、模具等領域應用廣泛。特別是近年來高速鐵路應用鉻鋯銅材料不斷增加,吸引了全球廣泛的關注,也是近三十年來研究開發的熱點銅合金產品之一。
Cu-Cr-Zr合金生產的工藝有水平連鑄工藝、半連鑄工藝、上引工藝、真空爐鑄造工藝。其中,水平連鑄工藝:水平連鑄→固溶→拉絲→時效→壓光矯直;水平連鑄(盤圓)→固溶→連續擠壓→拉絲→時效→聯合拉拔;半連鑄工藝:鑄錠→擠壓→固溶→拉絲→時效→壓光矯直;真空爐工藝:真空澆鑄鑄錠→擠壓→固溶→拉絲→時效→壓光矯直。所有工藝均需要有組織均勻的鑄坯,現階段各工藝均存在一個較大的問題,即組織晶粒粗大,柱狀枝晶發達,導致后道成品經常出現鑄態枝晶組織。其中,生產的電極帽產品在冷鐓過程出現織構現象。由于組織不均勻性導致產品壁厚不均等問題,導電嘴加工排屑困難,高速機床加工過程容易出現斷刀,加工件表面粗糙等問題,導致產品直接報廢,高速鐵路應用鉻鋯銅速度比較慢,也是由于鑄坯存在柱狀枝晶難消除。
現階段對于鉻鋯銅合金的組織優化主要采用熱處理方法。通過高溫固溶的方法將水平連鑄、上引、擠壓坯料進行組織再結晶處理,獲得等軸晶組織,但是部分柱狀枝晶組織依然會存在于坯料中,成為導致后道成品報廢的主要原因。晶粒細化是通過在熔體內部增加形核質點,從而可以在凝固結晶的時候,形成更多晶粒的一種方法,行業內對于鉻鋯銅晶粒細化劑研究較少。因此為解決組織不均,柱狀枝晶問題,開發一款新型鉻鋯銅細化劑成為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晶粒細化劑及其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種晶粒細化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金屬氮化物10%~50%,金屬碳化物10%~50%,稀土元素5%~40%。
進一步地,所述晶粒細化劑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金屬氮化物40%~50%,金屬碳化物40%~45%,稀土元素5%~15%。
進一步地,所述金屬氮化物為氮化鋁、氮化鈦、氮化鉭中的一種或幾種。
金屬氮化物:起晶粒細化的作用,由于本身具有較好的導電性,以及較好的金屬性能以及穩定性,可以占據晶界位置,排出雜質。
進一步地,所述金屬碳化物為碳化鉻、碳化釩、碳化鋯中的一種或幾種。
金屬碳化物:起晶粒細化的作用,高溫化學穩定性好,優良的細化核心。
進一步地,所述稀土元素為鈰、釔中的一種或兩種。
稀土元素:晶界清理,銅水凈化。
其中,金屬氮化物和稀土之間的作用形成的過渡金屬氮化物,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降低界面能,有利于結晶依附,降低形核所需要的勢能,同時氮化物的穩定性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顆粒過渡金屬氮化物在熔體中不宜發生熱分解以及其他化學反應,作為穩定的異質形核中心,增加形核率,晶粒的增加反過來抑制晶粒的長大,從而使得組織細小、均勻。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上述晶粒細化劑在制備Cu-Cr-Zr合金中的應用,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金田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22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