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的多端口能量變換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1648.4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999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睿;李希博;孫秋野;馬大中;胡旌偉;王鵬程;李正;李程晨;朱方麟;司曉峰;文良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L53/20 | 分類號: | B60L53/20;B60L53/51;B60L53/62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充電 多端 能量 裝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的多端口能量變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單元、雙有源橋DC/DC變換單元、電動汽車互充接口、光伏輸入單元、Boost升壓變換單元、蓄電池單元,單相全橋逆變單元,Buck降壓變換單元、高壓直流端口1和高壓直流端口2;
所述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單元的輸入端與電網相連接,三相電壓型PWM整流單元的輸出端與高壓直流端口1連接,高壓直流端口1同時連接所述電動汽車互充接口與雙有源橋DC/DC變換單元的輸入端,所述高壓直流端口2與雙有源DC/DC變換單元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光伏輸入單元的輸出端與Boost升壓變換單元的輸入端相連接,Boost升壓單元的輸出端與高壓直流端口2相連接;蓄電池單元的輸入端、單相全橋逆變單元的輸入端和Buck降壓變換單元的輸入端連接高壓直流端口2,單相全橋逆變單元輸出端連接單相交流負載或儲能設備,Buck降壓單元的輸出端連接低壓直流負載或儲能設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的多端口能量變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動汽車互充接口、雙有源橋DC/DC變換單元和單相全橋逆變單元均包括三種能量流動工作模式:能量從輸入端流向輸出端為正向傳輸,能量從輸出端流向輸入端為反向傳輸,無能量流動則為不傳輸。
3.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的多端口能量變換裝置控制方法,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的多端口能量變換裝置實現,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雙有源DC/DC變換器采用模型預測控制,同時考慮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引入誤差校正參數ε對偏差進行補償,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1:對雙有源DC/DC變換器輸出電壓建模得DAB的簡化降階模型為:
其中,RL為負載電阻值,C1為輸出電容值,L為變壓器漏感值,n為變壓器變比,D為占空比,fs為開關頻率;
步驟1.2:采用歐拉前向法對輸出電壓微分項進行離散化處理,得:
其中,Ts為開關周期;
步驟1.3:將步驟1.1中公式帶入1.2中的公式進行整理得:
其中,Vi(tk)、Vo(tk)和io(tk)分別為tk時刻輸入電壓、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采樣值;
步驟1.4:建立評價函數J(k)=(Vo(tk+1)-Voref)2,經過求導得占空比其中Voref為輸出電壓參考值;
步驟1.5:引入誤差校正參數ε后的預測優化相移比表達式為Din=εD;
步驟1.6:得到模型預測控制下DAB變換器的輸出功率為實際占空比為
步驟2:采用基于模型預測的多目標優化控制實現電動汽車互充技術,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2.1:設新能源輸出功率調節函數為:
其中:ωpv為光伏的溫度轉換功率系數,T為當前時刻溫度,Tref為額定參考溫度,spv為當前時刻光照強度,為新能源輸出功率額定值;
步驟2.2:設新能源輸入電動汽車微網功率預測函數為:
其中:Ppv-in為光伏能源輸入電動汽車功率,為光伏功率預測誤差值,ηpv和λpv分別為由數據統計得到的光伏功率預測誤差的均值和方差;
步驟2.3:設定電動汽車微網系統功率調節函數為:
其中τ為蓄電池的電量狀態,P1為電網端口輸入功率,P2為另一臺電動汽車輸入功率,P3為單相交流端口輸出功率,P4為低壓直流接口輸出功率,PBN為蓄電池額定輸入功率;
步驟2.4:設定電動汽車微網系統的多目標優化控制函數為
其中Ps=P1+P2+P3+P4+Ppv-in,
電池充電轉換效率為
單相交流設備轉換效率
低壓直流負載轉換效率
其中多目標限制條件為
α、β、γ為權重因子,ηB、η3、η4分別為電池充電轉換效率,單相交流設備轉換效率,低壓直流負載轉換效率,滿足約束條件且多目標優化函數F(t)達到最小值時為最優控制;
步驟2.5:對ηB、η3、η4進行單獨求解,獲得(P1,P2,P3,P4),(P1,P2,P3,P4)(2),(P1,P2,P3,P4)(3)三組約束條件下的單一指標最優;
步驟2.6:根據步驟2.5得到每個指標對應的最優解中的最大值Mj及每個指標對應的最優解中的最小值mj,并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
確定加權系數其中i,j=1,2,3
步驟2.7:構造多目標規劃性問題其中i,j=1,2,3;μ為電池充電轉換效率、單相交流設備轉換效率以及低壓直流負載轉換效率之和;求得一組理想解(P1,P2,P3,P4)*,將理想解帶入步驟2.4中f1、f2和f3三個指標的函數進行比較,若每個指標偏差均小于等于5%則結束計算,否則跳轉到步驟2.8;
步驟2.8:若不滿足要求的指標為小于單一指標最優,構造多目標規劃性問題Lp(2);
其中j=1,2,3在于預先設定好的偏差進行比較直到偏差小于5%為止,不滿足則反復進行步驟2.8直至輸出一組實際理想解(P1,P2,P3,P4)*為止,所得即為最優功率,從而實現電動汽車充電的模型預測多目標優化功率控制效果;
步驟1中所述新能源汽車能源調節函數為:
其中sign函數為:
其中w為SOCLi+SOCc,SOCLi,SOCc分別為超級電容剩余電量,車載鋰電池剩余電量;
所述新能源汽車電動機功率預測函數為,根據汽車K-1時刻運行速度僅預測電動汽車增速K時刻的補償動力:
其中VK為其當前速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充電的多端口能量變換裝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單一指標最優:(P1,P2,P3,P4)的電池充電轉換效率、單相交流設備轉換效率、低壓直流負載轉換效率分別為f1、f2、f3;(P1,P2,P3,P4)(2)的電池充電轉換效率、單相交流設備轉換效率、低壓直流負載轉換效率分別為f1(2)、f2(2)、f3(2);(P1,P2,P3,P4)(3)的電池充電轉換效率、單相交流設備轉換效率、低壓直流負載轉換效率分別為f1(3)、f2(3)、f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164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閥體防腐膜的成型裝置
- 下一篇:一種超富有機硒蘆筍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