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水產養殖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61036.5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7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唐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悅捷鼎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G16Y10/15;G16Y20/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華匯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孫懷香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智能化 水產 養殖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水產養殖系統,包括循環流水槽、安裝在循環流水槽內部的推水系統和排污系統,還包括智能監控系統,所述智能監控系統包括電源控制系統、圖像處理系統、顯示系統、監控處理系統、網絡通訊連接模塊和環境監測模塊,所述推水系統、排污系統、電源控制系統、圖像處理系統、顯示系統和環境監測模塊分別與監控處理系統連接。本發明成像系統可以及時觀察水中魚類的生長情況和餌料剩余量,及時魚類的發現異常情況,降低養殖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水產養殖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水產養殖中,經常使用到流水槽循環水養殖,這種養殖方式改變了粗放型養殖,使水產養殖更加集約化。
在傳統的水產養殖行業里,因為水下場景的不可見性,無法將陸上的技術直接移植到水下,同時各個養殖系統之間缺乏聯系,各個系統無法有效的聯網,給養殖工作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水產養殖系統及方法,可以觀察到循環流水槽內的水質和魚類的情況,同時將各個系統連接到互聯網上,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水產養殖系統,包括循環流水槽、安裝在循環流水槽內部的推水系統和排污系統,還包括智能監控系統,所述智能監控系統包括電源控制系統、圖像處理系統、顯示系統、監控處理系統、網絡通訊連接模塊和環境監測模塊,所述推水系統、排污系統、電源控制系統、圖像處理系統、顯示系統和環境監測模塊分別與監控處理系統連接。
優選的,所述監控處理系統包括主處理器、存儲器和接口模塊,所述存儲器和接口模塊分別與主處理器連接。
優選的,所述環境監測模塊包括若干水溫傳感器、若干微生物傳感器和溶氧儀,所述水溫傳感器、若干微生物傳感器和溶氧儀分別與接口模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源控制系統包括若干照射光源、成像系統和若干與照射光源配合接觸器一,所述照射光源通過接觸器一與接口模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成像系統包括若干水下攝像頭和與水下攝像頭配合的接觸器二,所述水下攝像頭通過接觸器二與接口模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圖像處理系統包括攝像頭驅動模塊、圖像處理芯片,所述攝像頭驅動模塊和濾波模塊分別與圖像處理芯片連接,所述圖像處理芯片與接口模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顯示系統包括顯示器,所述顯示器與接口模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推水系統包括水泵、與水泵連接的水管和接觸器三,所述水管設置在循環流水槽內部的一側,所述水泵通過接觸器三與接口模塊連接;所述排污系統包括排污泵、排污管和接觸器四,所述排污管設置在循環流水槽內,所述排污管與排污泵連接,所述排污泵通過接觸器四與接口模塊連接。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化水產養殖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1、通過智能監控系統獲得養殖數據;
S2、通過網絡通信連接模塊將養殖數據信息傳遞給智能監控系統;
S3、智能監控系統對養殖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S4、智能監控系統將分析結果和養殖數據原始信息通過顯示系統顯示出來,方便使用者實時了解循環流水槽的信息,同時通過網絡通訊連接模塊將養殖信息傳遞到互聯網上,使用者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獲取實時的養殖信息;
S5、使用者根據養殖數據信息分析結果通過智能監控系統啟動相應的推水系統和排污系統,進行水流循環和排污,實時調整餌料的用量。
優選的,所述步驟S1中的養殖數據包括通過成像系統獲取的循環流水槽內的圖像數據和通過環境監測模塊獲取的循環流水槽內的水溫、微生物含量和氧氣含量等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悅捷鼎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悅捷鼎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10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