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垃圾填埋場用的分類填埋方法及其分類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260167.1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0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姝;王闖;何松洋;李茵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三鑫環(huán)保標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0 | 分類號: | B02C18/10;B02C18/16;B02C23/14;B03C1/30;B09B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毅智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68 | 代理人: | 嚴冰 |
| 地址: | 400039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填埋場用 分類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垃圾填埋場用的分類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填埋場需要填埋的垃圾是除去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外的垃圾,如廚余垃圾和無機惰性垃圾;垃圾分類填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卸料:將裝有需要填埋的垃圾倒入垃圾車內,裝填結束后,將垃圾車開到填埋場內,將垃圾倒入分類裝置內,進行下一步分類處理,避免因填埋方式的不準確,造成土壤受到污染,卸料時需要緩緩的下料并對準,避免垃圾隨意掉落;
第二步、分類:通過分類裝置先將帶有金屬的垃圾通過磁鐵進行吸附處理,并放入分類裝置內存儲,后續(xù)進行加工,通過分類裝置將無機惰性垃圾與廚余垃圾分離,將垃圾中所含有的垃圾進行固液分離處理,避免液體中含有污染元素,分離后的液體收集在分類裝置內,后續(xù)繼續(xù)處理;
第三步、破碎:將分離好的廚余垃圾通過分類裝置進行破碎處理,破碎時間為10-20分鐘,破碎時將破碎所產(chǎn)生的液體分離出,將分類裝置移動至稱重處,進行垃圾稱重處理;
第四步、選地挖掘:按照需要填埋垃圾的重量來規(guī)劃填埋的尺寸,然后按照尺寸來進行選地,選地要求為便于施工,泄水能力強的地勢,盡量避開洼地,隨即使用挖掘機進行挖掘,要求土坑的形狀為碗形,根據(jù)處理對象分為惰性填埋坑和衛(wèi)生填埋坑,惰性填埋方法只需將無機惰性垃圾倒入坑內,表面覆有土壤的處理方法,衛(wèi)生填埋方法只需要將廚余垃圾倒入填埋于不透水材質或者低滲水性的土壤內,并設置有防滲漏處理、填埋氣體收集設施及地下水監(jiān)測分類裝置處理設施;
第五步、惰性填埋:將分類裝置移動到惰性填埋坑旁邊,通過分類裝置將無機惰性垃圾倒入坑內,卸車后用推土機推鋪開,然后通過壓實機進行壓實處理,壓實后再覆上一定比例的表層土,壓實機再進行壓實處理;
第六步、衛(wèi)生填埋:將分類裝置移動到衛(wèi)生填埋坑旁邊,通過分類裝置先傾倒一層廚余垃圾,厚度在50-60厘米,用推土機推鋪開,然后通過壓實機進行壓實處理,壓實后再覆上15-30厘米的黏土和聚乙烯膜材料,在進行壓實處理,如此重復的卸料、攤鋪、壓實和覆蓋,直至廚余垃圾填埋結束,最后再覆上15厘米的種植土,種植植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填埋場用的分類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廚余垃圾包括有廚余熟垃圾和廚余生垃圾,廚余熟垃圾為剩菜剩飯或經(jīng)過烹煮過的食物垃圾;廚余生垃圾包括廚房未經(jīng)加工的食材廢料,無機惰性垃圾為砂石和塵土。
3.一種垃圾填埋場用的分類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設置有分類箱(2),底板(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支撐腿,支撐腿的頂部與分類箱(2)的底部固定安裝,分類箱(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豎箱(10),分類箱(2)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進料斗(3),分類箱(2)的頂部和進料斗(3)的兩端均開設有開口,進料斗(3)上設置有輔助機構(4),底板(1)的頂部設置有收集箱(9),底板(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熱風機(5),分類箱(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豎箱(7),熱風機(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出風管(6),出風管(6)的一端與豎箱(7)的頂部固定連接且相通,豎箱(7)上轉動安裝有轉動出風管(8),轉動出風管(8)位于豎箱(7)的一段外壁固定連接有攪拌葉,轉動出風管(8)的一端延伸至豎箱(7)的外側并與出風管(6)轉動安裝且與其內部相通,轉動出風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分類箱(2)的內部并固定連接有出風頭,轉動出風管(8)位于分類箱(2)內的一段外壁固定連接有拍打槳,分類箱(2)的前側固定連接有安裝板,安裝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抽料泵,抽料泵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設置有外螺紋,抽料泵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有吸料管,吸料管的一端延伸至分類箱(2)的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三鑫環(huán)保標志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三鑫環(huán)保標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6016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