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及其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9843.3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52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加海;楊惠明;李元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7/29 | 分類號: | C09J7/29;C08J9/14;C08L75/08;C08L61/34;C08K9/02;C08K9/04;C08K7/26;C08K9/06;C08K5/527;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毛世燕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山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顯示屏 精拋用 吸附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離型紙、雙面膠、PET膜、雙面膠、聚氨酯多孔材料和聚氨酯保護膜;本發明還公開了該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的制備方法:第一步、將PET膜通過雙面膠粘貼在聚氨酯多孔材料的上方,再通過雙面膠將離型紙粘貼在PET膜上方,得到復合板;第二步、將復合板放置于滾筒式熱壓機中,并對復合板的下方進行熱壓,熱壓壓力為0.3?0.5MPa,將熱壓后的復合板放置于加熱裝置中加熱10?15s,加熱溫度為100?115℃,將聚氨酯保護膜在同一溫度下進行加熱,并將聚氨酯保護膜熱壓至復合板的下方,得到半成品,將半成品進行加工、剪裁、包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吸附墊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電子顯示屏是由若干個可組合拼接的顯示單元(單元顯示板或單元顯示箱體)構成屏體,再加上一套適當的控制器(主板或控制系統),現有電子顯示屏生產過程中,需要對顯示屏進行精拋,精拋光對顯示屏上的微小凹坑及其裂痕進行打磨整理,然而在實際產品的單面拋光時,通常用聚氨酯吸附墊真空吸住需拋光產品,采用聚氨酯發泡技術,使聚氨酯皮層形成包囊狀透氣結構,在拋光過程中通過一定壓力作用下使粘貼面板玻璃吸附墊區域處包囊中空氣排除,從而形成真空吸附住拋光玻璃,但是現有技術中,聚氨酯吸附墊吸附性能差,防水性能差,并且由于研磨過程出摩擦發熱會對吸附墊造成損傷,不利于研磨墊的長期使用,聚氨酯作為一種具有優異物理力學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性、耐寒性、耐水性,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高分子材料,近年來多用于電子屏用玻璃拋光處理過程中,但常用的聚氨酯吸附墊的吸附性能差,耐熱性差,防水性差,嚴重影響吸附墊的使用壽命,因此,提供一種具有耐熱性能好、吸附性能高、吸水率低的吸附墊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及其生產方法。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
現有技術中,聚氨酯吸附墊的耐熱性差,防水性差,嚴重影響吸附墊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離型紙、雙面膠、PET膜、雙面膠、聚氨酯多孔材料和聚氨酯保護膜;
該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由以下步驟制成:
第一步、將PET膜通過雙面膠粘貼在聚氨酯多孔材料的上方,再通過雙面膠將離型紙粘貼在PET膜上方,得到復合板;
第二步、將復合板放置于滾筒式熱壓機中,并對復合板的下方進行熱壓,熱壓壓力為0.3-0.5MPa,將熱壓后的復合板放置于加熱裝置中加熱10-15s,加熱溫度為100-115℃,將聚氨酯保護膜在同一溫度下進行加熱,并將聚氨酯保護膜熱壓至復合板的下方,得到半成品,將半成品進行加工、剪裁、包裝,即得一種電子顯示屏精拋用吸附墊。
進一步地,所述聚氨酯多孔材料制備過程如下:
步驟S11、準備以下重量份原料:聚醚多元醇80-100份、泡沫穩定劑0.4-0.6份、三乙醇胺2.5份、催化劑1份、去離子水2.5份、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30-35份、發泡劑1份、改性氣凝膠5-10份、助劑1-3份;
步驟S12、將聚醚多元醇、泡沫穩定劑、三乙醇胺、催化劑、去離子水、發泡劑、改性氣凝膠和助劑加入反應釜中,轉速800-1000r/min條件下攪拌1h,靜置3-5min后,得到第一組份;
步驟S13、向第一組份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轉速500-750r/min條件下攪拌2-4h后,得到第二組份,將第二組分倒入模具中進行發泡,然后放入保溫箱中于50℃下固化2h,冷卻至室溫取出,即得聚氨酯多孔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改性氣凝膠由以下步驟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98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