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智慧校園的教室環境調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9239.0 | 申請日: | 2021-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14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崴;王培青;季樂;魏洪偉;盧青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慧 校園 教室 環境 調控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智慧校園的教室環境調控系統,屬于智慧校園技術領域,包括:光照檢測模塊、溫濕度檢測模塊和二氧化碳檢測模塊,用于采集室內環境變量,教室內還安裝有投影設備檢測模塊,用于采集設備的啟閉信號;信號采集器,用于采集各檢測模塊的信號,其中所述光照檢測模塊和所述投影設備檢測模塊連接同一個所述信號采集器;主控系統,與所述信號采集器無線連接用于檢測環境變量并調控室內的電動窗簾、照明設備、通風設備和溫控設備。通過對室內環境變量進行采集,并控制設備進行環境調節,其中照明調節采用投影設備檢測模塊配合采集光照環境變量的方式,在投影設備打開時,自動關閉靠近投影設備的照明設備,方便觀看投影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校園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智慧校園的教室環境調控系統。
背景技術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的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智慧教室是智慧校園的一種變現形式,有別于傳統教室,智慧教室運用現代化手段切入整個教學過程,讓課堂變得簡單、高效、智能,有助于開發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能力。
智慧教室內部的環境可根據外接環境變化而自行改變,使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的舒適,傳統的智慧教室采用一些光敏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來采集室內的環境參數,并通過控制器來控制照明以及溫濕度調控,這種調控方式功能單一,無法滿足復雜的使用需求,因此使用起來不夠方便,并且較多的傳感設備也增加了布線成本,不便于后期的維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智慧教室的環境在調控方便功能簡單,不能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以及布線成本高,不便于維護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基于智慧校園的教室環境調控系統,具有調控更加全面,滿足復雜環境的調控需求,減少布線成本,方便后期維護的優點。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基于智慧校園的教室環境調控系統,包括:
光照檢測模塊、溫濕度檢測模塊和二氧化碳檢測模塊,用于采集室內環境變量,教室內還安裝有投影設備檢測模塊,用于采集設備的啟閉信號;
信號采集器,用于采集各檢測模塊的信號,其中所述光照檢測模塊和所述投影設備檢測模塊連接同一個所述信號采集器;
主控系統,與所述信號采集器無線連接用于檢測環境變量并調控室內的電動窗簾、照明設備、通風設備和溫控設備。
優選的,所述照明設備分組設置,使信號采集器采集到投影設備檢測模塊發送的信號后,主控系統關閉靠近投影設備的照明設備組。
優選的,所述主控系統包括中央處理器以及與中央處理器連接的無線接收模塊和設備驅動模塊,無線接收模塊與信號采集器無線連接,設備驅動模塊與室內調節環境設備連接。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器還連接網絡模塊、操作面板和供電模塊,網絡模塊用于主控系統連接后臺教務系統。
優選的,所述信號采集器包括依次連接的串口連接模塊、多通道轉換器、信號處理模塊和無線發送模塊,串口連接模塊通過線纜與各個檢測模塊連接,無線發送模塊與主控系統無線連接。
優選的,所述主控系統還連接有人像采集模塊,通過人像采集模塊采集教室人流信息,通過主控系統啟閉整個調控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對室內環境變量進行采集,并控制設備進行環境調節,其中照明調節采用投影設備檢測模塊配合采集光照環境變量的方式,照明設備也分組設置,在投影設備打開時,自動關閉靠近投影設備的照明設備,方便觀看投影設備,使環境調控更加智能。
2、通過信號采集器與檢測模塊有線連接,主控系統與信號采集器無線連接的方式,方便整個系統的布線,可由一個總的主控系統,連接現場的信號采集器,也方便了后期的維護。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超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92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