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組織方法及實現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8625.8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65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杜金蓮;王安;蘇航;金雪云;王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H10/60 | 分類號: | G16H10/60;G16H50/70;G06F16/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 病歷 結構 數據 組織 方法 實現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組織方法及實現系統,通過分析目前電子結構化水平不高、粒度不夠細化等不足,提出了一種更加細化、高效的電子病歷結構化存儲設計方法。該方法以病人為中心,細化了電子病歷信息,并引入時間概念,更加方便的查詢病人電子病歷信息,為醫務人員提供幫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庫設計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存儲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電子病歷是醫院管理網絡化在醫療領域的必然產物,隨著醫療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推進,大多數的醫院應用了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中包含病人在醫院診斷治療全過程的原始記錄,蘊含著豐富的數據信息。由于電子病歷中所蘊含的信息多為半結構化數據,大量的數據信息不能夠被計算機所識別,從而增加了利用電子病歷數據信息的難度,為了更好的利用電子病歷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就需要對電子病歷進行結構化存儲設計。此外,越來越多的人利用電子病歷中所蘊含的信息進行特定的醫療知識圖譜構建,但他們大多都是直接從原始的電子病歷信息直接進行數據處理得到的,這樣做的缺點是每次建立不同的圖譜或進行不同的查詢都需要對原始病歷數據進行預處理和計算。因此需要定義一種對病歷數據處理后的數據組織方式,對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存儲進行設計則成為重要的課題。
數據庫系統的研究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幾十年過去了,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形成了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體系,但是卻很少有人對電子病歷數據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化,對電子病歷中非結構化或者半結構化數據進行設計,也沒有更加系統的對電子病歷數據進行統一的設計和存儲。傳統電子病歷僅僅只是記錄了每一次就診的病歷,并沒有把患者的患病按照時間進行管理。
為了更加高效的存儲和利用電子病歷蘊含的豐富信息,對電子病歷中的信息更進一步的劃分,減少對電子病歷信息的重復提取,提高信息的挖掘效率,更加方便的進行科學研究。基于這一目標,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存儲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全新的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存儲以及展示方案,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項發明內容是提出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新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存儲方案,設計出電子病歷結構化存儲方案的邏輯模型并將邏輯模型轉換成實際的物理模型存儲數據庫之中。本發明的邏輯模型提出病人、放射物品接觸史、月經信息、工作史、疾病、接種史、就醫、家族史、誘因、日期、過敏史、檢查、居住史、嗜好、癥狀、治療、婚育、藥物等概念,具體的邏輯模型見附圖1。本發明的物理模型采用Neo4j圖數據庫進行物理存儲。
第二項發明內容是基于第一項發明內容設計并開發了軟件系統,該軟件系統分為前端展示操作以及后端數據處理兩個部分。前端提供友好的可視化界面,以關系圖的方式展示病人的各相關信息,并提供新增、編輯和查詢功能。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子病歷結構化數據存儲設計方法能夠友好的展示病人相關信息,相對傳統電子病歷,本發明提出的方法能夠更細化的存儲病人相關信息并且能夠根據時間線查看病人的患病時間軸以及采取的治療、檢查等措施,并能夠全面存儲疾病以及采取的治療等過程,能夠非常方便的為疾病知識挖掘提供數據源。
附圖說明
圖1電子病歷結構化設計邏輯模型圖。
圖2病人信息管理列表圖。
圖3新增/編輯病人信息圖
圖4病人病歷信息圖
圖5狀態轉換圖
圖6新增/編輯節點圖
圖7新增關系提示圖
圖8病人患病情況時間線圖
圖9相似癥狀病人列表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實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86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