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精氨酸生素錳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8186.0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95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8 |
| 發明(設計)人: | 向陽葵;鄧敏;段瑞;張亞偉;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77/08 | 分類號: | C07C277/08;C07C279/14;A23K50/30;A23K50/75;A23K50/80;A23K50/10;A23K20/20;A23K20/14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郭蓓霏;楊斌 |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長沙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氨酸 生素錳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精氨酸生素錳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精氨酸生素加入到溶劑中,攪拌,再加入錳源加壓反應,得到精氨酸生素錳;所述錳源為堿式碳酸錳、碳酸錳、一氧化錳和氫氧化錳中的一種或多種。該方法通過酸堿中和反應一步到位直接得到產品,無副產物;反應溫度低,副產物少,收率較高,產品外觀粒度一致,純度高、質量穩定,適合用作動物飼料添加劑;且無廢水排放,制備成本低,適合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本發明還公開了精氨酸生素錳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的應用,動物為豬、禽、反芻動物或水產動物。該應用方法能夠明顯提高錳元素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動物排泄物中錳元素排放量,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飼料添加劑的制備及應用,尤其涉及一種氨基酸絡合物作為飼料添加劑的應用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精氨酸生素在動物體內可以參與機體尿素循環,半衰期長,代謝穩定,具有廣泛的生物學功能。研究表明,精氨酸生素可以作為代謝激活劑參與二氫吡咯-5-羧酸合成酶(P5CS)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CPS-I)的激活,促進谷氨酰胺或脯氨酸合成瓜氨酸,進而促進精氨酸的合成,也因此將其稱為精氨酸內源激活劑。一氧化氮和多胺(包括腐胺、亞精胺和精胺)在生命體內作用廣泛,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調控機體營養代謝和免疫反應。精氨酸生素還能對多胎動物如豬、狗、兔子等作用顯著,會提高雌性動物窩產仔數和初生重。
微量元素錳的主要營養生理作用是在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和膽固醇代謝中作為酶活化因子或組成部分。錳能參與中樞神經介質的傳遞及中樞神經細胞的能量供應,是維持大腦正常代謝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質。如果動物缺錳可導致攝食量下降、生長減慢、骨異常、共濟失調、反應遲鈍和繁殖功能異常等現象。此外,甲狀腺的合成必須有激活錳的酶催化才能完成。錳離子還與毛發色澤有很大關系,毛發色澤光亮則可能含錳充足,毛發暗淡無光澤則可能缺錳。
精氨酸生素和錳對動物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對生長發育的促進效果很好,但將精氨酸生素與錳的優勢結合起來的精氨酸生素錳在動物中的應用未被報道過。將精氨酸生素與微量元素錳相結合生成精氨酸生素錳,通過氨基酸吸收通道被吸收,在吸收過程中不存在吸收位點的金屬離子間競爭拮抗作用,不僅能同時補充精氨酸生素與微量元素錳,同時改善上述問題,而且還能提高精氨酸生素和錳元素的穩定性,延長產品保質期,在動物飼料添加劑領域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現有技術制備精氨酸生素錳的過程中,往往采用硫酸錳、氯化錳作為錳源。但是會產生大量的硫酸鹽和氯鹽。受環保要求的限制,很多廠區不能排放生產廢水,需要做母液的循環利用或者廢水濃縮后再處理。出于成本考慮,可能更傾向于要求精氨酸生素錳的制備工藝應盡可能的減少副產物的生成。
因此,如何制備出反應溫度低、副產物少、收率較高、產品質量高、無廢水排放的精氨酸生素錳是本領域的一個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反應溫度低、副產物少、收率較高、產品質量高、無廢水排放的精氨酸生素錳的制備方法,還提供一種生物學效價高、添加量低、促長效果明顯、動物副反應少、可長期使用、且安全無抗藥性的精氨酸生素錳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的應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精氨酸生素錳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精氨酸生素加入到溶劑中,攪拌,再加入錳源加壓反應,得到精氨酸生素錳;錳源為堿式碳酸錳、碳酸錳、一氧化錳和氫氧化錳(Ⅱ)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中,與硫酸錳、氯化錳相比,采用碳酸錳、一氧化錳或氫氧化錳(Ⅱ)不生成硫酸鹽、氯鹽等副產物。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適用于環保控制較嚴的地區,無副產物,母液可循環利用,不需要排放廢水,或者將廢水濃縮干燥后再處理,符合環保要求,減輕了環保壓力,并節省了成本。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優選的,錳源的純度>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沙興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81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