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康復的中藥熏蒸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8005.4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2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龐紅威;楊鳳玲;魯存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隴東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05 | 分類號: | A61K36/8905;A61P15/00;A61K9/00;A61K35/36;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張成文 |
| 地址: | 74500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康復 中藥 熏蒸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康復的中藥熏蒸方法,屬于中藥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用于康復的中藥包括艾葉、扇貝、阿膠、當歸、香附、烏藥、金銀、熟地、薄荷、菊苣根、甘草。本發明利用電磁場代替機械振動場能夠很好地將幾種粉末混合在一起,提升混合的程度以及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達到順磁狀態。本發明采用漩渦分離的方式進行分離,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使得直線運動轉為圓周運動,提升分離效率。本發明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復速度,降低術后的痛苦,復發率低。本發明中的女性術后的恢復日期為20~24天,治愈例為45~47人,有效例為2~3人,有效率達到了94%~98%,療效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康復的中藥熏蒸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外治療法的分支。中藥熏蒸療法又稱為中藥蒸煮療法、中藥汽浴療、藥透療法、熱霧療法等。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被稱為“烘雅”。中藥熏蒸是以熱藥蒸汽為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這種方法最早用于臨床的自先秦就有記載,后世不乏其術。到清代,中藥熏蒸趨于成熟。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中藥熏蒸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均有相應發展,逐漸泛用于休閑保健、康復療養和臨床治療精神疾病等諸多方面。通常人們在手術后采用西藥進行療養,很少采用中藥進行療養,尤其是采用中藥熏蒸進行處理。
經現有文獻檢索發現,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0772609A,公開日2020年02月11日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用于康復的中藥熏蒸方法,該專利申請旨在提高女性分娩術后創傷的康復速度,其使用范圍較窄,且使用藥物康復的時間較長,沒有達到很好地療效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范圍廣、使用藥物康復的時間短,能夠達到很好地療效的用于康復的中藥熏蒸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康復的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艾葉30~40份、扇貝20~25份、阿膠10~19份、當歸10~17份、香附9~16份、烏藥7~10份、金銀花7~10份、熟地5~8份、薄荷3~7份、菊苣根5~6份、甘草3~4份。
進一步地,所述用于康復的中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艾葉35份、扇貝23份、阿膠15份、當歸14份、香附13份、烏藥8份、金銀花8份、熟地7份、薄荷5份、菊苣根5.5份、甘草3.5份。
所述的用于康復的中藥的熏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擇扇貝和艾葉經混合研磨處理后置于反應釜中,加入蒸汽進行滅菌處理,處理時間為50min~60min,得處理液X;
2)將阿膠、當歸、香附各自粉碎成粉末,然后利用電磁場將三種粉末混合均勻,然后置于當歸重量份2.3~2.6倍的去離子水中,并加入鐵磁催化劑,使其達到順磁狀態,靜置60~90min;
3)將烏藥、金銀花、熟地、薄荷、菊苣根和甘草這六味藥材置于烏藥3.2~3.5倍的蒸餾水中進行回流提取,然后進行過濾分離,分別得到廢渣ⅰ和提取液ⅰ,將廢渣ⅰ加入70%的無水乙醇中繼續回流提取,得廢渣ⅱ和提取液ⅱ,棄去廢渣ⅱ,保留提取液ⅱ,備用;
4)將處理液X和提取液ⅰ送入分離器進行分離,使得混合液在分離器的底端沿切線方向進入分離器中,使之形成漩渦,最終得到分離液M,備用;
5)將步驟2)處理的液體、提取液ⅱ以及分離液M氣化處理后送入熏蒸設備內進行熏蒸處理,加入少量的蒸餾水,煮沸15~20min后將蒸餾水瀝出,得到熏蒸制品。
進一步地,所述鐵磁催化劑的加入量與去離子水的加入量的質量比為0.3~0.5:8~10。
其中,各中藥的功能作用具體如下:
艾葉:辛、苦,溫,歸肝、脾、腎經。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隴東學院,未經隴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80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